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 )


历史上的姜维到底是谁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 。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 。死后追封为“开明王 。”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 。也是武将,善战 。
姜维像
姜维是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徒弟,他的一生对蜀国可谓功不可没 。他本是魏国人,在被诸葛亮用离间计遭到魏国猜忌的时候,走投无路之下归顺了蜀国 。他从魏国归附蜀国之后,随诸葛亮参加了四次的北伐 。诸葛亮在途中逝世后,他从容镇定,利用计谋安排了撤退,让司马懿被死的诸葛吓退 。在独掌军权之后,他决定北伐,完成前人未竟事业并统一天下 。他先后进行了九次北伐,虽胜多负少,但是掏空了蜀国的国库 。直到刘后主投降,蜀国灭亡,刘禅命令他带军投降的时候,他还假意投降,利用钟会反叛的机会复兴蜀汉,由此可以看出看对蜀国的衷心 。
有人觉得,诸葛亮之所以重视姜维,不仅是因为姜维的文韬武略对北伐有利,也对促进民族团结有帮助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而姜维的生活比较节约,也正好对了诸葛亮的胃口,因为诸葛亮一向觉得应该节俭 。从这些方面来看,诸葛亮器重姜维也就很正常了 。
姜维,历史长河中一个不能湮灭的才子 。不可遗忘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