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被捅成了“马蜂窝”的姑娘红了,她说最喜欢呆萌老实的“码农” 捅马蜂窝的女孩


手臂被捅成了“马蜂窝”的姑娘红了,她说最喜欢呆萌老实的“码农”  捅马蜂窝的女孩

文章插图
“抱歉啊 , 这几天采访的媒体太多 , 只能约在吃饭时间了 。”9月18日中午 , 在杭州富阳区的一家咖啡馆 , 许艾菲一边吞着披萨 , 一边接受了澎湃新闻()采访 。
12日 , 她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 成为浙江省第371例捐献者 。采集自她体内的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输入一名15岁的白血病男孩身上 , 以挽救他的生命 。
因为在微博上发布“捐献日记” , 1989年出生的许艾菲成了“网红” 。到18日下午 , 这条微博的阅读量超过2500万次 。
“开始想得很简单 , 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一般人不会有 , 就想写个流水账记下来 , 如果能有科普作用就最好了 。没想到 , 被微博大V转发后 , 阅读量噌噌噌地上去了 。”许艾菲说 , 突如其来的曝光度让“一上台讲话腿就打哆嗦”的她很不适应 。
【手臂被捅成了“马蜂窝”的姑娘红了,她说最喜欢呆萌老实的“码农”捅马蜂窝的女孩】但许艾菲还是选择在本该在家休息的一周内连续接受采访 , “趁这个热度多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 , 用亲身经历打消大家对捐献的疑虑 , 有更多人加入 , 就可能有更多人得救 。”
手臂被捅成了“马蜂窝”的姑娘红了,她说最喜欢呆萌老实的“码农”  捅马蜂窝的女孩

文章插图
她的“网红效应”已经体现 。
“这几天我们的咨询电话成了‘热线’ , 每天要接100个左右的电话 , 而以前每天的咨询量只有个位数 , 各地的捐献造血干细胞报名人数也在上升 。”中华骨髓库浙江分库主任季云松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明显感觉到与许艾菲有关 , 一是有的报名者自己说的 , 二是人数这几天明显增多 。”
【对话许艾菲】
澎湃新闻:加入中华骨髓库时你才20岁 , 当时怎么作的决定?
手臂被捅成了“马蜂窝”的姑娘红了,她说最喜欢呆萌老实的“码农”  捅马蜂窝的女孩

文章插图
许艾菲:2009年献血时 , 看到中华骨髓库的宣传 , 觉得手续不麻烦 , 只要留两管血样 , 也不需要骨髓穿刺 , 是外周血采集 , 就加入了 。万一配对成功 , 能救人一命 , 是很有满足感的一件事 。
第一次献血是我18岁生日过后 , 给自己的成人礼 。当时想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 可还是高三学生 , 没钱也没能力 , 就去献血了 。之后献血成了习惯 , 每年都去 , 到现在已经献了3200毫升 。
澎湃新闻:5月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后 , 有过犹豫吗?
许艾菲:没有 。小学时 , 有个比我高一级的男生得了白血病 , 全校师生为他捐款 , 可他没有骨髓移植的机会 , 还是去世了 ,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白血病 , 触动很大 。所以 , 得知我有能力救一个患白血病的男孩时 , 我马上决定要捐 。
手臂被捅成了“马蜂窝”的姑娘红了,她说最喜欢呆萌老实的“码农”  捅马蜂窝的女孩

文章插图
澎湃新闻:决定捐献后作了哪些准备?
许艾菲:增重 。你看 , 我和以前的照片比是不是胖了?以前我吃东西很克制 , 决定捐献后就放飞自我了 , 体重从100斤增到104斤 。因为那个男孩比我重 , 我重一点 , 就可以采集更多造血干细胞 。还有骑车 , 我以前很懒 , 下班都不想动 。从6月起 , 每天约朋友骑车10~20公里 , 满身是汗 。别人锻炼是减肥 , 我却一边锻炼一边增重 , 也是很矛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