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持续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举措 ?北京医院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患者进入

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11月30日 , 广州海珠、天河、番禺、荔湾等区陆续发布通告 , 宣布解除所有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 。广州除划定的高风险区单元、楼栋外 , 其他区域按低风险区或常态化防控措施管理 。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 , 各区正在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 。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 ,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 , 不得随意扩大 。
近日 , 昆明等地也发布了解除临时管控区的公告 。各地在封控管理中积极落实“快封快解、应解尽解”要求 , 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
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 , 自12月1日起 , 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 ,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重庆11月30日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表示 , 重庆中心城区和梁平区将按照“分区分类、由点及面、逐步放开”思路 , 由各区根据疫情发展形势 , 实行差别化防控措施 。其他区县在风险可控前提下 , 逐步实行常态化防控 。
不重复检测、不加码检测
11月30日 , 广州、重庆、深圳等地均对核酸检测要求作出进一步优化 , 强调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 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 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重庆强调 , “不重复检测、不加码检测” , 同时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点 , 满足群众核酸检测需求 。
在科学评估效果的基础上 , 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精准免检” , 不仅可以减少传播风险 , 还能有效节约资源 。
继广州对特殊群体核酸检测方案作出调整后 , 沈阳、太原、北京等地也推出相关举措 。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 , 自2022年11月30日起 , 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 , 如果无外出需求 , 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
北京朝阳区针对新增病例大部分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的情况 , 持续优化核酸检测“采、送、检、报、核”流程 , 加强全流程管理 , 提速提效 , 优先保障“十混一”混管阳检测 。
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对密接、时空伴随 , 各地曾有多种判定 , 不同判定采取的防疫措施也各不相同 。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 , 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 ,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同时明确 , 对密切接触者 , 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
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 , 广州、深圳、重庆等地11月30日分别作出相关部署 , 强调按照科学、精准原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 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 , 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甄别范围 , 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 。
广州、深圳提出 , “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 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重庆也提出 , 对密切接触者 , 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可居家隔离 。

各地持续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举措 ?北京医院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患者进入

文章插图
北京:医院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患者进入 , 分诊期间补测抗原
为落实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自2022年11月30日起 , 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 , 如果无外出需求 , 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有关精神 , 保障上述人员日常就医需求 , 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根据疫情防控形势 , 科学评估、因时因势 , 进一步优化日常就医服务措施 , 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 。
一是本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查验健康码时 , 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进入 , 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区域 , 对于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在分诊期间补测抗原 ,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诊;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可免于核酸查验 , 仅查验陪诊人员核酸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 , 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 , 可在进行紧急救治同时进行新冠抗原及核酸采样检测 。对于收住院患者和陪住人员核酸检测的要求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