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的传奇岳母:携女儿私奔嫁过三个男人

这几天里,最热的词汇,莫过于私奔 。家有娇妻的王功权高调宣布携女友私奔,一石激起媒体千层浪 。
男女之间玩私奔,一般都有几个共同点:单身,有外力在“棒打鸳鸯”,追求幸福生活,等等 。这位王仁兄私奔的原因,大概只能归结于后者,抛家舍业,无非在向世人昭示一个时髦词儿:我的幸福我做主 。
网络配图
可惜呀,王功权玩得还是不够纯粹,和千年以前的一位女人比较,赵炎以为,他也就小学三年级水平 。
话说北宋英宗年间,京都汴梁某陋巷里,一崔姓人家正在为儿子崔杰举办婚礼 。崔家是做小买卖的,家境不是太好,所以,婚礼办得略显简单了些,这让新娘子很不高兴 。为啥不高兴?丢份了呗 。
新娘子家姓李,在汴梁城里起码算是个“中产阶级”家庭,有钱人 。宋代有“金嫁女,银娶妻”的习俗,女方的陪嫁之物甚是丰厚,有的时候,甚至连男方应该承担的婚宴之资,女方家庭也包干到底 。这位李大小姐看到婚礼如此简单草率,一张俏丽的瓜子脸立马变成了鞋拔子 。
还好新郎崔杰生得不错,清秀而温和,李大小姐很满意,于是,这对小夫妻开始过自己的甜蜜小日子 。一年后,李氏生了个女孩儿,甜蜜的小日子从此不再甜蜜 。
由于崔杰是个彻头彻尾的平头老百姓,史料里找不到他的详细记载,其性格、观念及为人到底如何,我们只能进行合理的推断 。
买卖人家的孩子,耳濡目染都是如何做生意,养成逐利的性格是可能的,在情感上或许会淡薄些,这是其一;其二,温和的性格,还有一个代名词,叫懦弱,这种男人往往多几分女儿气,少几分男人味;其三,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当时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崔杰多半不能免俗 。这三点,极有可能直接导致他们的婚姻亮起红灯 。
生了个女孩儿,李氏心里也憋屈,生男生女,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吗?你崔杰咋不找找自己的原因?你跟我打冷战,我还不侍候了 。原来,她在出去游园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姓任的帅哥,哥有情,妹有意,早就打得火热了 。经过两人一番商量,决定私奔,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但李氏有条件,私奔可以,必须将女儿也带走,任帅哥愉快地答应了 。
网络配图
限于交通的缘故,李氏母女和任帅哥没有“奔”远,就在汴梁城郊的一个村落里租房子隐居了下来,学习牛郎织女那样男耕女织 。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倒也恩恩爱爱,悠哉悠哉 。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忽一日,任帅哥染上一种怪病,瞧了不少郎中,就是不见好,没多久便一命呜呼了 。李氏哀哉得死去活来,若不是看女儿还幼小,真想一跺脚跟着任帅哥去了 。
私奔的幸福滋味犹在眼前,失去男人的滋味切切实实就在眼前,怎么办?凉拌——与凄凉相伴 。再回崔家去也不行,好马不吃回头草,何况此时崔杰也死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女儿一天天长大,李氏犯难了,女儿该姓崔还是姓任呢?本该姓崔,毕竟女儿身体里流着崔杰的血,但任帅哥好赖也做过女儿短暂的继父,姓任亦未尝不可 。正在李氏犯难之际,有一个人站出来发话了:既不能姓崔,又不能姓任,你女儿该姓朱 。这个人的名字叫啥赵炎不知道,职业却知道,叫媒婆 。
媒婆为李氏找了个姓朱的男人,大名朱士安,汴梁人,正宗本乡本土,家境殷实,二婚男,有一子(介绍真仔细,不愧婚介行家) 。这么好的钻石王老五,李氏还有啥不乐意的,羞羞答答点头,然后羞羞答答上花轿,做了第三回新娘子 。于是,女儿正式姓朱,就这么定了 。
到了公元1068年,英宗驾崩,神宗即皇帝位,诏令天下选宫嫔 。李氏的女儿(此时该称朱氏)这一年恰好16岁,出落得如花似玉,符合入选条件,又是京都女孩,一下子就被选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