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孙权向关羽提亲背后隐藏的秘密

关羽失荆州这事,很大的一个缘由应该怪孙权 。正是这哥们在背后捅了一刀,才使汉寿亭侯壮志未酬,望北长叹 。可是,孙权为何要对盟友痛下杀手,很大的一个诱因大概是关羽不解风情,回绝了一门儿女亲事 。而这门亲事的首倡者,正是雄踞江东的孙权 。至此,梁子就落下了 。这个事件,《三国志》如下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
那么,有两个疑问出来了:一、孙权为何要向关羽提亲?二、关羽为何要一口回绝?当然,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 。关于孙权提亲的动机,其实也很好理解,当时刘备取下益州,自立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这“假节钺”是很有文章的,大概就是持节的大臣,可在辖区行使君主的部分权力,规格是相当高的 。也就是说,刘备授予关羽对荆州高度的自治权,大小事情不必汇报(后来关羽自作主张北伐,应该也跟“假节钺”有关) 。
网络配图
可以看出,此时关羽有点一方诸侯的味道 。而荆州这个地方又颇为敏感,不仅曹、孙阵营的缓冲带,同时又是刘、孙双方的争议地带 。因此,牵扯着三方利益 。孙权向关羽提亲,初衷自然有拉拢的味道,释放的信号大概是“搁置争议,共同抗曹”(这孙权,还是很擅于拿女人做文章,当年拉拢刘备用的也是这招) 。不过,孙权目的也不全于此 。
当然,我们还得搬出《三国志》一段记载:“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关羽熊虎之将,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 。这是周瑜对孙权说过的话,意思大概是要保江东万全,必要时需瓦解刘、关的关系 。不过,周瑜这人命比较短,这个建议提出不久就“翘辫子”了 。而孙权先前倒是一心抗曹,也就没有把这个思路“贯彻”下来 。但如今刘备得势了,情况就微妙起来,这个方针也重新摆上了台面 。
至于突破口,自然是诸侯一方的关羽 。而此时关、刘之间,也绝非铁板一块 。《三国志》有记载,刘备称汉中王后,遣费诗会见关羽,捎了这样一句:“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这话讲得其实蛮微妙,有点安抚的意味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 。按现代话讲,大概就是创业时大家一穷二白,都是掏心窝的兄弟,如今“创业板”公司上市了,分蛋糕了,大家多少都有点想法,矛盾当然就出来了 。一些意见,也不太统一了,比如,关羽就对刘备没经过自己同意封黄忠为后将军颇为不满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
网络配图

因此,孙权在这个时机提亲,用意颇为深长:拉拢关羽在次,拔高关羽为先!而关羽此时心态,也颇为自满,有点飘飘然的意思 。此时放低姿态,求个“娃娃亲”,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这事说是好事,但刘备还不一定高兴 。当然,这就是孙权想要的 。这又是如何解读呢?大家都应该知道,孙权有个妹妹叫孙尚香(正史上并未记载全名),嫁给刘备 。也就是说,刘备是孙权法理上的妹夫(而且当年刘备娶亲这事,实质上还是挺狼狈的,“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刘备也一直作为被“欺负”的一方) 。孙权虽然年纪比刘备小一轮,但辈分上还是占了不少便宜 。但此桩亲事若成,则又添了儿女亲家,关羽的辈分,比起刘备这个上门女婿,台面上要好看许多 。
如此拔高关羽地位,刘备难道不会有想法吗?也许,有人要提出驳意了 。刘备、关羽不是都结拜了吗?刘备不也常常把“兄弟如手足”挂在嘴边吗?这台面上的事,也大可不必计较 。其实,结拜这事,还有待商榷 。《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意思大概是:这几个哥们感情好,也常睡在一起,但不一定真结拜 。而且后面还有一句:“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什么意思 。也就是咱们哥几个,背地里怎么称呼怎么睡都行,但在人前,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