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致世人都误解商鞅变法的性质?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
商鞅被中国老百姓厌恶是很奇怪的事情 。商鞅制定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律,跟贵族作对;制定军功进爵无功夺爵的制度,让老百姓有了发达的机会;废井田把土地分给老百姓让耕者有其田等等,这都是让老百姓占便宜开心的事情 。退一步就算我们承认几千年来对商鞅严刑峻法的诬陷,那也是贵贱平等并没有专门欺负老百姓 。
百姓为什么会讨厌商鞅呢?追根溯源,厌恶来自于《史记》诬陷商鞅的那些鬼话 。司马迁讨厌商鞅,这一点在他的《商君列传?太史公曰》中表露无遗 。这种厌恶可能是源于汉代“独尊儒术”的洗脑,也可能是源于司马迁对商鞅新法的误解,当然我们也可以解释为躲避汉代统治者的审查 。不管是哪种原因,司马迁在《商君列传》前半部分记载了商鞅变法的功绩之后,随即用了四招来抵消读者对商鞅的崇敬,并引导读者对商鞅产生厌恶,这是毫无疑问的 。
第一招,找个人来骂商鞅 。找个人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司马迁常用的手法 。想要告诉读者这人是英雄,就找一个人,最好是他的敌人赞美道:真英雄也;想要指出混蛋,也找一个人,最好是他正直的朋友痛骂:猪狗不如 。司马迁要把项羽塑造成盖世英雄,于是项羽已经临阵脱逃,兵败东城了,也一定要边上的人赞美道:服了,大王确实是盖世英雄 。秦始皇明明礼贤下士,对于一个什么头衔也没有的大梁人尉缭言听计从,可是司马迁还一定要让尉缭大骂秦始皇,长的就不是好人样,将来得势了会吃人 。现在司马迁在商鞅身上故伎重演 。
《商君列传》突然冒出来一个名叫赵良的人,这人讨厌商鞅却又主动跑来 。找商鞅不为办事可又不走 。身为秦国相国列侯的商鞅却上赶着要跟这个赵良交朋友 。赵良不但不受宠若惊,反而当面大骂商鞅 。奇怪的是商鞅被骂得狗血淋头,还一句句递话给赵良让他接着骂 。《商君列传》一共2608个字,记录商鞅长达24年的变法强国只有1548字,而赵良骂商鞅却用了798字,占全篇近三分之一 。司马迁真下本钱 。由于这段文字太长且太罗嗦,我们概括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原文对照,体会其中的荒唐 。
荒唐一,对商鞅不屑的赵良却赖着不走 。赵良来见商鞅,贵为相国列侯的商鞅可怜巴巴地要跟赵良交朋友,却被赵良断然拒绝了 。接着赵良话里有话地骂商鞅和不肖之徒混在一起,贪位贪名 。奇怪的是,既然赵良说了,对商鞅这样尽和不肖之人混在一起的人,君子应该躲开,赵良却没有拂袖而去 。为什么不走?就像我们常见的拙劣电视剧一样,赵良还要等着说下面的台词 。奇怪的是商鞅也不恼,既没有粗暴地乱棒轰出去,也没有礼貌地端茶送客,而是继续低三下四地跟赵良聊天 。据此不得不让人叹服商鞅的度量,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荒唐二,商鞅尽捡自己的缺点去讨表扬 。商鞅可怜巴巴地特希望得到赵良的表扬,说:“你不高兴我对秦国的治理吗?”只要大脑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从赵良的嘴里肯定得不到表扬,这是在自己找骂 。果然赵良一副冷脸,损人的话又撅了过来:“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叫做聪”,言外之意你很笨,是个聋子 。“能够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够自我克制叫做强”,言外之意你还是个瞎子、弱智 。“虞舜曾说过:‘自我谦虚的人被人尊重’”,言外之意我根本就瞧不起你 。商鞅还不知趣,还要乞求赵良的表扬 。于是,商鞅开始历数自己对秦国的功劳 。可是数的时候他不挑重要的,比如国家强大,收复失地,粮食充裕,路不拾遗,反而挑那些旁枝末叶,特别是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来说 。商鞅道:“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 。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的像鲁国、魏国一样 。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比,谁更有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