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

在夷陵之战末期,刘备被陆逊以火攻打败,东吴的将士在陆逊的率领下,一路追杀刘备 。后来遇到赵云,陆逊就领兵撤退了,这是为什么呢?
【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一、赵云是刘备留下的最后一张底牌 。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没有将赵云带在身边 。他让赵云率领军队驻扎在江州,保障后方与前线的安全 。我们知道,赵云在加入刘备阵营后,就一直担任刘备的护卫工作 。他率领的军队是蜀军中最精锐的白毦军,也就是后来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的纠合天下精锐的军队 。把这一支军队闲置在后方,明显是一种浪费 。
这难道是赵云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提出反对意见造成的吗?在刘备要发动对东吴的讨伐时,赵云明确地表达了反对意见 。他说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 。应该先报曹丕篡夺汉室江山的国仇,将讨伐的目标指向曹魏 。不过,如果刘备因此对赵云有意见,就未免显得心胸太狭隘了 。

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

文章插图
刘备深知赵云对自己的忠心,他也能够明白赵云提出的意见也是为了自己 。所以说,刘备是不会因此记恨赵云的 。他将赵云留在江州,实际上是为了战役留下后手 。刘备是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将,他在发动夷陵之战时,就为将来做了打算 。
刘备把诸葛亮留在成都,坐镇后方,做好兵员和物资的保障工作 。他留下魏延在汉中,保障蜀汉北方的安全 。而他留下赵云率领最精锐的部队在江州,则是保障后方与前线的联系,并可以利用江州交通便利的条件应援四方 。如果前线取得胜利,赵云可以率领军队扩张战果,如果前线失利,赵云就可以率部增援 。于是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赵云就率领军队紧急增援前线,这就是陆逊遇到赵云的原因 。
二、遇到赵云,使得陆逊迅速灭亡蜀汉的希望化为泡影 。
陆逊在夷陵之战后,对刘备采取穷追猛打的战术,也是出于他扩张战果,灭亡蜀汉的心理 。在当时,三国鼎立时期,每个国家为了生存发展,只有对其他的国家发动侵略扩张 。这也是孙权撕破盟约,袭取荆州的根本原因 。在夷陵之战时,陆逊率领吴军打败刘备的军队,正好乘胜追击,争取在短时间内灭亡蜀汉,这也是符合东吴的国家利益的 。
虽然陆逊有这样的战略想法,但是在战术上要实现是很难的 。大家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当年刘备取西川,在有内应帮助,先进入益州腹地的有利条件下,还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 。如果陆逊采取正常的战术,想短时间夺取益州是不可能的 。陆逊想要达成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活捉或杀死刘备 。
蜀汉政权是一个刚建立的政权,阵营中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 。由于建立的时间太短,整个朝廷的还没有磨合 。这样,整个蜀汉政权的稳定,都维系在刘备一个人身上 。在当时,诸葛亮的威望还没有树立起来,很多人对他不服 。比如汉嘉太守黄元就和诸葛亮不合,听到夷陵之战失败的消息,就起兵反叛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刘备被俘或被杀,对于蜀汉政权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群龙无首的蜀汉将是东吴的囊中之物 。所以,陆逊才会率领军队穷追不舍,直到遇上了赵云 。赵云和他的军队出现,表明了刘备的后援到来 。在险峻的蜀道中,东吴是无法突破赵云的阻击的 。因此,失去唯一灭亡蜀汉机会的陆逊,才会停止了追击 。
三、陆逊顾忌曹魏的态度 。
在整个夷陵之战中,有一个力量在无形中影响着双方的胜负结局 。这个力量就是在旁边虎视眈眈的曹魏 。曹魏如果帮助东吴,蜀汉必败,如果帮助蜀汉的话,东吴必亡 。但是,曹魏却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两不相帮 。
这是因为当时曹魏的皇帝曹丕对蜀、吴的态度是,采取卞庄刺虎的策略,让两者相争,两者斗得一死一伤的时候,自己再出手干预 。因此,在整个夷陵之战期间,曹丕领导的曹魏都是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
但是,曹丕虽然没有参战,可是他对战局的暧昧态度也是给东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曹魏接受了东吴的称臣,还在魏国南线集结了大批军队,可并没有出动一兵一卒来帮助东吴作战,这背后本身就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这让东吴的君臣如同芒刺在背,惶惶不可终日 。
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

文章插图
这也是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承受的最大的压力 。陆逊和刘备对峙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是在煎熬中度过的 。如果曹魏出兵袭击东吴的侧背,东吴将陷入灭顶之灾 。终于,陆逊熬到了刘备兵疲意沮的时候,一举击破了蜀军 。这个时候,东吴才有条件腾出手来,防备曹魏的袭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