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乱政,汉朝功臣为何不作为?刘邦遗言道破天机

刘邦死后,他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吕雉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 。随后吕后一手扶持吕家走向辉煌的同时,却给自己挖了个深坑,在汉朝功臣集体缄默的情况下,吕家自取灭亡 。现在看来,除了这些汉室功臣的突然发力之外,背后还站着汉高祖刘邦的影子,恐怕这是除了异姓王之外,刘邦下的最狠的一手棋 。
吕后本名吕雉,作为刘邦的原配,因其父躲避仇家而来到沛县投靠沛县县令,而起事前还只是泗水亭长的刘邦显然是高攀了吕家 。但是谁能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游手好闲的刘邦大器晚成,汉高祖斩白蛇起义之后,用了七年时间就完成了草根的逆袭 。秦汉之际,吕不韦奇货可居,囤积了流浪异乡的秦异人 。而吕雉的父亲作为和县令交好的当地名望,选中了刘邦作为女婿,恐怕也有不为人知的深意 。
而且,吕后也不是什么花瓶一样的人物,在刘邦逃跑动辄抛弃妻子的情况下,能够成为汉朝的第一位皇后就证明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帮助高祖皇帝稳定天下局势的时候,吕后在诛杀功臣方面出了大力气,正是在诛杀功臣的过程中,吕后逐渐品尝到权力带来的快感 。
高祖十二年,崩长乐宫 。想一想当年韩信也是死在这里,汉朝的江山也被这些尸骨夯实 。吕后成为太后之后,将大哥身后的两个儿子吕台和吕产都封了侯 。在惠帝继位的七年时间里,更多时候是吕后掌握大权,其实她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信奉黄老之道,休养生息,第二件事就是打压刘姓王爷 。关于前者,司马迁说道““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给予了吕后莫大的肯定,而对于,后者,讳莫者深 。
刘盈死后 。“太后哭,泣不下 。”这时候作为汉初三杰以智谋擅长的张良却有了行动,这次他十五岁的儿子对宰相说,吕后要重用自己的族人了,你们要保全自己,就要听从吕后的命令 。一个十五岁,未力寸功的年轻人在汉朝虽然已经等同于现代的成年人了,但是能够让陈平这种乱世英豪来说,其说话分量是远远不够的 。那为什么陈平会言听计从呢?
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这些话时张良说的,以张良的智慧,既然能够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来保全太子的帝位,眼光比别人长远,能够看到身后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从而提前布置,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张良的话时候能让陈平等人,言听计从,似乎有待商榷 。
那么还有一个人最有可能交代了这些话,让陈平等人言听计从,他就是高祖刘邦 。
须知高祖平定天下,最为忌惮的就是被封为异姓王的将军,但是却不能不这样做,因为在汉初的时候,这些将领手中还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兵权,高祖的实力不足以同时应付所有的将领叛变 。所以只能分而化之,以时间换取空间,各个击破 。那么这些异姓王被剪除之后,剩下的同姓王就成了最大的障碍 。要知道始皇平定天下时,有诹生进言,劝始皇分封六国后裔,但是被及时制止了 。而手下有萧何加上张良配置的刘邦不会看不出来这些分封到各地的王爷的危害,运筹帷幄要看张良,所以,如何定天下的主意也有出身贵族的张良才最有发言权 。
而正是因为如此,考虑到刘盈孱弱的性格,可能完不成这件事,所以刘邦才考虑换后来被封为赵王的儿子来当太子 。此时张良虽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却看到了吕后性格中刚强的一面,所以并没有赞同刘邦的废立之事,请出商山四皓,所表现的不只是太子在遗老遗少中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谁能给刘盈出这样的主意,刘邦不得不在意这个出主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