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机理,阻燃机理

阻燃机理

阻燃机理,阻燃机理

文章插图
各物质阻燃机理:
聚磷酸铵:
膨胀型防火涂料,使防火涂料在火焰温度下膨胀起泡,在被覆盖基材上,受热脱水生成聚磷酸,使有机物表面脱水生成碳化膜,并产生大量的不燃气体,形成厚厚的泡沫绝热层,对基材起到绝热,隔绝空气而达到阻燃目的,生成膨胀泡沫层主要成份有:
碳化物质(碳源):主要是高碳水化合物,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淀粉等 。
催化剂(磷酸源):含磷量高,有较高的但又低于碳化物质分解温度下分解出的聚磷酸,在基材上生成碳化膜 。
发泡剂(气源):发泡剂释放出气体使碳化膜形成泡沫膨胀成很厚的碳化高效碳化层,发泡剂为三聚氰胺(蜜胺)、双氰胺和尿素等 。
四溴双酚:
在添加了阻燃剂的材料燃烧时阻燃剂分解释放出溴化氢,溴化氢捕获传递燃烧链或自由基,生成活性较低的卤自由基从而减缓或中止燃烧,卤化氢和燃烧时生成的卤素自由基具有非挥发性和低迁移性,容易在燃烧的表面对氧气产生稀释作用从而也有利于阻止燃烧 。
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在受热时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热量起到阻燃作用;同时释放出大量水分稀释燃物表面的氧气,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 。氢氧化镁在整个阻燃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产生,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从使燃烧很快停止的同时消除烟雾、阻止熔滴,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型无机阻燃剂 。
成炭阻燃技术及其阻燃机理是什么?举例说明 。
阻燃机理,阻燃机理

文章插图
国内外的阻燃研究者在木质材料阻燃剂的研制和开发、木质材料阻燃处理技术、阻燃性能测试及木质材料阻燃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满意的成果[3] 。
1 研究现状
1.1 阻燃机理
阻燃,其实质是延缓、抑制燃烧的传播和减少热引燃出现的概率,是一种从根本上抑制、消除失控燃烧的技术[4] 。阻燃剂是能够保护材料不着火或使火焰难以蔓延的化学物质 。在建筑、电气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木质材料,大多数是易燃材料,而木质材料,的阻燃机理有其独特之处[3] 。目前,木质材料阻燃机理主要有[5,6]:(1)气体稀释机理:热作用使阻燃剂分解产生出难燃烧或不燃烧气体,稀释了混合气体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也降低了木质材料表面氧气的浓度,从而达到阻燃目的I(2)成炭机理:阻燃剂受热分解产生有吸水或脱水功效的酸基或盐基,促使纤维素脱水形成可以隔热绝气的炭化层;(3)连锁反应阻止机理(热机理):以阻燃剂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作为催化剂,燃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变为不燃或难燃性气体,从而中断可燃性气体的连锁反应;(4)覆盖机理:多种阻燃剂在受热熔融时形成流体或泡沫状物覆盖在木材表面,阻碍了木材热分解产生的CO,CH3等可燃性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隔绝了热量及氧气的供给,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5)自由基捕集理论:在热解温度下,阻燃剂释放自由基抑制剂,能捕集木材燃烧放出的自由基,并与之作用生成不燃物,从而破坏燃烧过程中的链增长机理;(6)氢结合机理:阻燃剂受热分解产生的磷酸、硫酸盐中的-OH、-NH等与木材中的纤维素及木素的氢结合,形成不可燃物,抑制木材的热分解,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7)其他机理:上述各种阻燃机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阻燃剂往往具有多种阻燃机理,有时若干个同时起作用,但又有自己的侧重;另外,2种元素之间存在相互补充、加强、相辅相成的协效作用,故阻燃剂的配方中一般都选用2种以上的复合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