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疾控:解封不是解防 甄别密接盯紧“六同”人员

_原题为:广州:解封并不意味着解防,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广州疾控:解封不是解防 甄别密接盯紧“六同”人员】自11月30日广州各区宣布除高风险区外解除管控后,广州的疫情防控现状受到全国关注 。
在12月1日召开的广州市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对当下防控政策进行了解读 。

广州疾控:解封不是解防 甄别密接盯紧“六同”人员

文章插图
张周斌表示:“昨天各区解除对临时管控区的管理,是坚决落实国家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尽最大努力减少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但解封并不意味着解防,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总的来说,是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检测更科学,处置更精准 。”
张周斌具体分析道,对于核酸检测而言,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代表不开展核酸检测,而是优化为:对风险岗位、重点人群分类开展固定频次的检测;对重点机构开展抽样检测;对工作生活有需要的市民开展便民检测 。“这是用监测的思维和便民的手段,筑牢第一道防线,实现疫情的早发现 。”张周斌说道 。
据会上通报,广州各区根据辖区内人员分布、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一定数量的便民采样点,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
对于应急处置而言,张周斌表示:“这是在快速流调的基础上,更强调精准性 。例如,对密接的甄别,更倾向于接触比较密切、感染风险更高的人员,比如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娱乐、同行和同聊天等‘六同’人员;对风险区域的划定也需要综合性地考虑传播风险,原则上以同一进出口的单元、楼栋为单位,精准划定高风险区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升流调成果的转化效率,实现快转快管、快封快解,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11月30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631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 。社会面发现61例,其余均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 。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5629例、轻型和普通型682例、重型1例,无危重患者 。
30日,全市当日出院(舱)8139例,本轮疫情累计出院(舱)49544例 。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