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居然没有这位铸刀神人太遗憾了!

东汉末年分三国,刀光剑影,难分难解,打的是昏天黑地的 。既然是打仗,那么武器的精良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铸刀的工匠,他就是蜀国的“神刀”蒲元 。
其实,三国时期刀剑等铁器的铸造已经十分成熟了 。通常将一块烧红的铁块反复的敲打成刀,然后再烧红,再放在水中一浸,一把刀便成型了 。这就是所谓的淬火热处理法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刀的硬度,使其锋利无比 。
网络配图
而浦元在这种淬火热处理法中,是他首先发现了水质对于淬火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
话说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时候,浦元应征入伍在蜀军中做一名军械监造,专门负责打造兵器 。在北伐到五丈塬一带的时候,蜀军在这里安营扎寨铸造大刀 。但是浦元发现在这里铸造的刀,很容易打卷,并且很容易就折断了 。他反复检查了铸造的过程,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后来浦元突然将目光落在了旁边淬刀用的水上,他发现这个水比较混浊,因为他们用的是汉水的水,这个水里面掺杂了很多黄泥 。浦元发现原来是这水上出了问题啊 。
网络配图
于是浦元命人回成都取水,成都的水质比较清澈 。当士兵从成都取回水后,蒲元将烧红的刀片放在水中一淬,突然冒起一股烟雾,从烟雾的颜色以及刀冷却后的颜色上观察,浦元说这个水不对,这不是成都的水 。
取水的士兵一听,大吃一惊,赶忙跪下来承认错误 。原来他在回来的途中不小心打翻了水桶,所以掺了其他的水进去冒充 。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浦元对于铸刀这件事已经是十分的了如指掌,每一个环节都把握精确,稍有不对他就会发现问题,没人可以蒙骗他 。这足以见他的铸刀技术高超 。
网络配图
据说当时浦元制作刀后,要试验刀的锋利程度,会将很多铁珠子放进一个竹筒里 。然后用刀一劈,竹筒被劈开,如果铁珠子也被齐刷刷劈成了两半,那就说明这把刀是一把好刀 。你可以想象这种刀的锋利程度上战场,砍人那岂不是砍瓜切菜一般?
浦原元发现水质对铸刀的淬火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个发现了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也就是说,欧洲人直到1300后,才发现水质对淬刀是有影响的 。
这就是咱们古人的工匠精神啊!
【三国演义中居然没有这位铸刀神人太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