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由来已久唐伯虎苏澈白居易都曾是房奴!

房价高是现代社会的老大难问题,因此房奴一词如今越来越成为众人共同关注的热点 。房奴,顾名思义即为房子的奴隶,选择贷款买房后,而后终日为还贷而奔波劳碌 。
房奴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贷款买房,或者说白了就是借钱买房,并为还债长期奔波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其实也有房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房奴,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唐伯虎 。
有人会说,唐伯虎是解元,又是大艺术家,诗、书、画号称三绝,写十几幅字房款不就齐了?这话也没错,但据唐伯虎自己记载,他确实凑不齐购房款 。
让唐伯虎沦为房奴的这栋房子,是之前一户人家废弃的别墅,几乎就是块死楼盘,应该不要多少钱 。而且对于这处房产,唐伯虎极为用心,他给它起名叫桃花别业,后来还花费了大量的装修款,据说内部装修唐伯虎更是亲力亲为,把这处宅子建成了苏州城有名的私家园林 。
网络配图
受唐伯虎盛名的影响,以至于现在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有两条街道,名字就叫桃花坞大街、桃花坞桥弄 。这说明唐伯虎曾在此地购房一事并非讹传 。
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购买这处房产的时候,首先是向北京一位当官的朋友借了一大笔钱,而这笔钱是用自己的一部分藏书来作抵押贷款的,后来,他更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作画、卖画,才筹足了购房款,看来他这种行为也属于按揭,可算是典型的房奴表现了 。
唐伯虎为何如此钟情于一栋房子,甚至不惜沦为房奴呢?这与他当时的人生境遇有关 。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
关于会试泄题案,一种说法是,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案另有隐情 。唐伯虎参与的那次科考题目生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 。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作为主考官之一的程敏政见此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 。
网络配图
再加上唐寅和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敏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官之后唐寅还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 。这已在别人心中产生怀疑 。这次又听程敏政在考场这样说,就给平时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 。一帮人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 。
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阅卷,凡由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均由李东阳复阅,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 。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子买通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 。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 。皇帝下旨平反,本是前三甲热门人选的唐伯虎落了一个浙江地方小吏的差事,唐伯虎不堪遭受此等侮辱,愤而还乡 。
经此一案,唐伯虎从此对当官断绝了念想,从此寄情山水,赋诗作画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
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像传闻中那样美满,也无三笑九美之类的风流艳事,25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发妻、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科举失意后,续弦妻子又逼其休妻,定居桃花庵是他心情最舒畅的时候,第三位妻子沈九娘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两人一起还贷,在桃花别业中度过了动人的一生,唐寅后来在书画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治家有方是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