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之死是咎由自取还是雍正有意为之

说起年羹尧,人们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雍正王朝》里杜志国的形象,为人狠辣,杀人如麻 。他在平定西藏和青海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为什么却遭到了赐死的命运,真的是应验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吗?
年羹尧,字亮功,号双峰,同进士出身 。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并加封一等公,可谓位极人臣 。
他在平定西藏叛乱和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中立下无人可及的战功,并在雍正即位之初起到了稳定局面的作用,因此被雍正视为左膀右臂,人称: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 。
网络配图
在雍正即位初年的时候,年羹尧主要起了两个作用:
【年羹尧之死是咎由自取还是雍正有意为之】一是替代十四阿哥允禵的位置 。允禵也参与了“九龙夺嫡”且历来与雍正不和,何况他长期在外带兵,因此雍正对他颇有忌惮 。
二是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 。雍正元年,清廷晋封察罕丹津为黄河亲王,引起罗卜藏丹津的不满,随即叛乱 。恰逢此时允禵离开西宁回京奔丧,遂用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中琪为奋威将军,平定了这场叛乱 。
在这一时期,雍正与年羹尧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蜜月期,雍正依靠年羹尧稳定了江山,年羹尧依靠雍正获取了权力和地位 。
雍正二年十二月,年羹尧在入京觐见雍正后奏报返回西安的情形 。
在此奏折中,雍正作了长篇批示,告诫他: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 。若倚功造过,必致返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
雍正用罕见的长篇大论来强调:功臣不易,而帝王保全功臣更不易 。朱批寓意深刻,但警告之意溢于言表 。
那么雍正为何会警告他呢?
网络配图
具载,年羹尧入京觐见雍正路过直隶时,命直隶总督李维钧和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 。入京后,他的车马行驶在专供皇帝行驶的御道上 。觐见雍正时,“天子御前箕坐,无人臣礼” 。
这些做法,在皇权至上的雍正帝看来是臣子绝对不可以僭越的 。纵观朱批,雍正帝更多的是苦口婆心的规劝,希望年羹尧幡然醒悟 。
因此说雍正之后杀年羹尧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实非持平之论 。
但从后来的情形看,年羹尧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变本加厉,丝毫不知道收敛 。
雍正三年正月,年羹尧指示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而金南瑛却大有来头,是雍正心腹十三阿哥怡亲王的人,雍正认为这是年羹尧打压怡亲王,结党营私之举,不予准奏 。雍正也私下批示臣子与年羹尧划清界限,对年羹尧的不满公开化 。
他在批示这件事的朱批中说:“你实在昏聩了,胡期恒这样的东西,岂是你年羹尧在朕前保举的人,岂有此理!你忍得如此待朕,朕实愧而下泣,即此字,朕实含泪对灯书成者,时常将头抬一抬,将心抚一抚,朕亦时常如此自问也 。”
网络配图
此类的朱批还有很多,然而年羹尧却不知悔改,肆意妄为,最终导致了事情到达无可挽回的地步 。
雍正三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祥瑞 。
群臣上书称贺,年羹尧也上书称贺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字迹潦草,并且把“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 。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训斥说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 。
随即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的提督纳泰调回京城,防止其作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