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发展史:靠进贡土特产发家的越王家族

【越国发展史:靠进贡土特产发家的越王家族】春秋时期 , 吴国是在晋国的支援下突然崛起的 。他们用新式的武器和先进的战法开始了他们的征服之路 。越国由于和吴国挨的太近 , 所以最先倒霉 , 沦为了吴国的附庸 。这个时候的越国君主是允常 。
越国(公元前2032—公元前110年) , 处东南扬州之地 , 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 。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 , 大禹的直系后裔 。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
网络配图
越即是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 , 《尔雅·释言》越 , 扬也《注》越 , 扬也 。
越非民族之称 , 乃东南扬州之地名也 。
吴越春秋中有大禹“周行天下 , 归还大越”的记载 , 由此可见在禹之时 , 上古就将东南江南的大扬州地区叫做越 , 吴越春秋还记载大禹在会稽诛杀防风氏 , 以示威信(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 , 观示中州诸侯 , 防风后至 , 斩以示众 , 示天下悉属禹也 。)
按《史记•越世家•正义》里的说法 , 越国是从允常这一代才开始发迹的 , “拓土始大 , 称王 。”好奇怪 , 以前没被欺负的时候 , 一直不见起色 , 被人家欺负了 , 反而还快速变大起来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越国一直都是远远落后于中原的蛮夷之邦 , 但他们也有他们固有的特产 。说三个方面 。
一是宝剑 。他们地理位置偏远近海 , 容易获得一些铁之类的稀有金属 , 用来打造兵器 , 比纯铜的要好 。铁比铜的硬度更高 , 把铁合成在青铜剑的锋刃上 , 肯定要比普通剑强百倍 。所以越国出了不少著名的锻剑大师 , 他们生产的宝剑价值连城 。
网络配图
按史料记载 , 一把“湛卢剑”的起步价为:有集市的乡镇三十个+骏马一千匹+有万户居民的大城市两座 。其他名剑的价格也可想而知 。
允常请人做了许多的好剑 , 有人奇怪他要那么多剑干嘛?那不是自己用的 , 主要是进贡给吴王的 , 也有给楚王的 。当时越国的冶炼技术在同时期的民族中处于领先地位 , 他就靠这个卖钱 。
近年来还有人奇怪 , 为什么越王剑会埋在楚墓里?因为越国的剑主要是外销的 。
二是大米 。当时中原的农作物主要是面(麦)和小米(禾) , 没有大米(稻) , 因为稻比较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 , 越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 , 所以大米就成为他们的特产 。允常就靠这个卖钱 。
大米这种东西 , 是我们现在能吃的所有食物里面 , 营养成分最低的一种了 , 口感也只能算一般 , 谈不上好吃 , 吃了无害 。所以这种东西就只能当做充饥用的填充物来看待 。
这样说也许不一定正确 , 但我是这样看的 , 我还是主张多吃肉 , 尤其青少年 , 从小就要多吃肉 。信不信随你便 。
越国发展史
大米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量大 , 易得 , 一颗抵小米几颗 , 亩产量相对要高些 。虽然没啥营养 , 但却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挨饿的问题 , 有了这个东西 , 尽管不怎么好吃 , 但填饱肚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