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虎牢关之战跟三国演义中的有什么区别

若说虎牢关之战背景就不得不提个英雄人物,那就是唐高祖李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赫赫有名的角色,他于隋朝末年趁着战乱,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天下,群雄争霸中他鹤立鸡群表现不俗,终于历尽辛苦把长安城给拿下,并改国号为“唐”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个时候还有其它两位英雄人物也出现了,那就是当时占领了洛阳城的王世允和自称为夏王的窦建德 。王世允那个时候也是自称郑王 。这都说是一山不能容得了二虎,所以说李渊就不乐意了,不乐意怎么办呢?好话说尽他们估计也不会听,所以那就打呗 。于是在武德三年、李渊就召集了各路大将,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了不同的职务,让他们分别从各路攻打二人,想要各个击破,以求统一,这就是虎牢关之战背景 。
唐朝的军队当然还是相当的可怕了,那个时候王世充怎么敢单独与之抗衡呢,所以他就想到了战略联盟这样一个办法,他向窦建德发出了求救的信号,那么窦建德也是怕王世充来了,自己也就保不住了,三足鼎立也许可以站稳,但如果唐军吃了王世充的军队,那么自己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 。
所以他们本是对手的两个人就开始合作了,他们想要集合两国的兵力,去和唐军一拼高下,而史书上记载窦建德其实也是向唐朝请求不要攻打洛阳的,只是李世民没有答应,所以虎牢关之战就爆发了 。这些就是虎牢关之战背景的全部介绍了 。
虎牢关之战过程
虎牢关之战是唐主李渊为统一国土而向王世充和窦建德发起的一场战争 。在这李渊所有的战争中,虽然不是最著名的,但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场战役,那么虎牢关之战的过程吧是怎样的呢?
虎牢关之战画像
武德四年,李世民亲自上阵,带领精打细选的一千多精锐骑兵作为先锋出战,真可谓所向披靡,大败王世允和太子王玄应,包围了洛阳城 。做为一个自己的藏身之所,王世充还是不敢懈怠的,他在城中做了精密的布置,防御措施做得非常的到位,所以说李世民打了十几天也没有攻下来 。这样一来唐军就处在了不利的地位了,将士们连日征战,疲惫不堪,所以有人奏请班师回朝,但李世民却坚守已见,决意拿下洛阳城 。
在虎牢关之战过程中该上场的夏军这个时候就适时的出现了 。这样一来李世民就必须对战局做一个重新的布置了,他一方面派人继续围攻洛阳,一方面自己带军东赴虎牢,决意要在虎牢将窦建德拿下 。占据了虎牢这个有利的地形,李世民可谓就是占尽了先机了 。虽然未能一次拿下建德,而是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拉据战,但最终活捉建德还是大快军心哦!
这边洛阳城王世充的手看到建德被捉,更是害怕的逃跑了,所以这样一来王世充就被迫投降了 。他不投降也是不行的,没有将领愿意再为他守城了,所以说王世充就识大体的乖乖地投降了,关于虎牢关之战过程大概就是这样了 。
虎牢关之战兵力对比
隋末大乱,不久李渊建国为唐,王世充建郑国,窦建德建立夏国,当巩固了今山西和甘肃等地,李世民奉命带唐军征伐洛阳,志在拿下河南王世充,再取河北窦建德 。其后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智勇双全,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大破前来支援王世充的十多万窦建德军队,成功拿下郑夏两国,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唐朝版图基础 。
李渊画像
虎牢关之战兵力对比在数量上是唐军人数为八万,郑军不详,夏军则是十万 。但在后来进入虎牢关时,李世民只派出了三千五百精锐骑兵,跟前来支援王世充的十万夏军相比,唐军无疑占不了好处 。但是虎牢关之战兵力对比不只是数量对比,还有质量对比 。王世充不但损兵折将,还缺粮,只能坐等救援或败亡 。唐军虽少,但胜在精锐,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高 。不过从惨烈的洛阳攻坚战刚出来的唐军疲劳程度甚至高于远来的夏军 。而夏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刚刚打败了孟海公的将领容易骄纵,有半数兵马又是后期收编进来的,军纪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