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发掘规格最高的三国墓葬

【龙游发掘规格最高的三国墓葬】一方桥形纽铜官印证实墓主人“新安县令”身份 , 该墓位于龙游县与衢县交界的方家山一带 , 因为杭长铁路的建设 , 考古部门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当工作人员把整座墓室清理完毕 , 发现这座墓“大得不得了” , 有14米长 , 最宽的地方有7.7米 , 如此面积的大墓 , 在我省屈指可数 , 而在我省已经发掘出的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墓葬中 , 其形制更是毫无争议的“NO.1” , 毫无疑问 , 埋在里面的应该是位“大人物” 。
网络配图
果然 , 考古人员在墓室里面找到了一枚官印 , 这枚官印是一方桥形纽铜印 , 上面阴刻篆书“新安长印” 。
所谓“新安长” , 专家们认为应该就是新安这个地方的长官 , 那么“新安”又在什么地方呢?据史料记载 , 公元192 , 从太末县(也就是今天的龙游县)那里的确分出了一个新的县叫新安县 , 这个新安县就是以后的衢县 , 新安县从公元192年建立 , 到280年改名信安县 , 共存在了88年 , 而这段时期正是我们熟悉的三国时期 。因此这个墓的主人毫无疑问就是三国时期的新安县令 。
“科级干部享受部级待遇”这个县令私自越权“不差钱”
“可惜的是 , 由于墓里并没有墓主人的私印 , 现存的史料也没有历任新安县令的资料 , 墓主人究竟姓甚名谁 , 可能会永久成谜 。
网络配图
不过 , 从这个墓的一些特点及周边的墓葬来看 ,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个墓主人的性格、喜好方面的端倪来 。”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 , 省考古所考古二室主任郑嘉励对本报采访人员说 。
郑嘉励认为 , 一般三国时期的县令 , 根本不可能会有前后两室规格的墓葬 , 所以这个墓葬是“超出级别标准的超豪华墓” 。
另外 , 官印一般是不能带回家的 , 而这位墓主人却把官印带到了墓里 , 说明“没有人监管他” , 而从出土文物来看 , 虽然此墓在古代时期已经被盗 , 但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钱币以及3颗黄金珠 , 说明这家人“不差钱” 。
“这些因素都让我们推断出 , 墓主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县令 , 但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之中 , 这个小县令却因为上级管理失控而活得有滋有味 , 他可以给自己建超豪华的墓 , 可以把官印变成私印 , 说不定也有自己的军队 , 实际上相当于权利非常大的土豪 。拿现在的官衔做类比的话 , 就是科级的干部却享受了部级的待遇 。”
网络配图
除了这座超豪华的新安县令大墓 , 考古人员还在周边发现结构相同的3座大墓 , 郑嘉励推测应该是这位县令的家族墓葬 。
可惜的是 , 另外3座由于上世纪60、70年代当地农民疯挖墓砖盖房 , 现在能见到的东西只剩下几块墓底砖了 。而“县太爷”的墓则因为工程质量可靠、墓砖很坚硬而没那么容易被挖走 , 幸运地保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