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慈禧生日:一边摆喜宴而一边却在苦战

虽然甲午战端已开,而且清军在黄海节节败退,但对大清帝国来说,老佛爷六十寿诞的喜庆,不可受到破坏 。农历八月,光绪诏令在太后的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后面,再加“崇熙”二字 。老佛爷的徽号每加两个字,国库便要每年增拨二十万两白银,作为太后的个人津贴 。
只不过迫于形势与舆论压力,慈禧不得不发了一条简办寿诞的上谕:“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 。”放弃了在工程浩大的颐和园受贺,选择在宁寿宫过生日 。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诞辰,也是万寿庆典的高潮 。这一天,慈禧从西苑乘八抬大轿至皇极殿,光绪诣慈禧跟前跪进表文,又率诸王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礼 。随后,光绪的嫔妃、皇室公主、满清贵族的福晋、命妇诣慈禧前行三跪三拜礼 。极尽繁文缛节 。初九、初十、十一这三天,太后与君臣“听戏三日、诸事延搁”,从前线发来的战报也晢时搁置一旁 。十二日,“慈禧升皇极殿宝座,光绪率领近支王、贝勒、贝子、公等诣皇极殿筵宴,光绪向慈禧进酒爵,进舞” 。
网络配图
十三日,“慈禧升皇极殿宝座,皇后率领妃殡等位、公主、福晋、命妇等诣皇极殿筵宴,皇后向慈禧进酒爵、进舞” 。十五日,“光绪御文华殿,美、俄、英、德、法、瑞典、比利时、日斯巴尼亚等国驻京使臣觑见,祝贺慈禧六旬万寿” 。十七日,又是君臣看戏,“戏毕,光绪率皇后、瑾妃、珍妃跪送”慈禧回宫 。万寿庆典至此结束 。几乎与慈禧大寿同一时间段,在距离北京不太遥远的黄海上,1894年9月,北洋水师与日军展开了激战 。这一役,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艘,官兵死伤千余人;日本虽有损失,却一举夺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
之后,经鸭绿江大战、威海卫大战,李鸿章一手缔造的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灭,曾经耀兵于东洋的“定远”号以自杀式爆炸的惨烈方式沉没于海底,“镇远”号触礁受损,投降敌军,被编入日本海军 。1895年2月11日晚上,陷身于包围圈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上饮下一杯浓浓的鸦片水,挣扎至次日凌晨,才咽了气 。
北洋水师覆灭的消息传回国内,深宫之中的慈禧、光绪母子相对痛哭 。一次当着朝臣的面,她说着说着抹起眼泪来,难得地袒护起光绪:“皇帝甚明白,甚孝,我每闻军前失利,我哭,皇帝亦哭,往往母子对哭……”深宫母子对泣之时,明治天皇已移驾前往日本西南部重镇广岛,面朝朝鲜海域坐待前线捷报 。
李鸿章被当成了造成甲午惨败的罪人 。弹劾他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光绪皇帝拔去他的三眼花翎,夺去黄马褂,革职留任 。然而,甲午战争留下来的烂摊子还得需要“裱糊匠”去收拾 。在慈禧的授意下,朝廷又发布上谕:李鸿章着赏还翎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
网络配图
这次和议,日本狮子大开口,要求清廷割让台湾 。张皇失措中急欲求和慈禧,居于深宫只听任身边太监的拨弄,街谈巷议传言与日订合议,全靠李莲英在地图上随便一指,太后见不过是个“墨点”,便认为“割让台湾,可也”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方签订了《马关条约》 。这次赴日,是李鸿章人生中第一次出访外国 。在老对手伊藤博文那里,他却受到了超乎意外的礼遇 。故人相逢,伊藤一语就戳到了“裱糊匠”的伤心之处:“十年前我在津时,已与中堂谈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本大臣深为抱歉!”李鸿章顾左右而言他,徒有羡慕的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