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即位时康熙遗诏是如何被宣布的( 二 )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怀疑雍正关于遗诏宣布时间地说法了 。倘若真是在雍正到畅春园之前公布过一次,其他阿哥断然不会有如此惊诧的反应 。从逻辑上来说,总不可能康熙刚死,那些做儿子的连一点悲哀的表示都没有,却对新君雍正大光其火罢?另外,据说在大内值班的十七阿哥胤礼碰到隆科多并得知此消息后,竟然吓得班也不上,飞也似的逃回家去了 。
由此或可推测,在《大义觉迷录》关于继位过程的描述上,雍正很可能有弄虚作假的成份 。换句话说,隆科多宣布的遗诏可能是真实的,但不应该是在康熙死前宣布,更不可能在雍正到达畅春园之前,除非康熙当时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
从各种征兆来看,康熙是希望在自己死后宣布遗诏的,而这也符合他对储位问题的一贯做法 。康熙晚年之所以迟迟不肯立储,就是不想看到这个事情明朗化之后,导致家庭破裂、兄弟反目,而这是一个老年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康熙生前不愿意去面对这个问题,他宁可选择在他死后再宣布遗诏 。不然,康熙完全可以在雍正来自己的寝宫之后再当众宣布一次,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离奇的传闻了 。
从各种迹象来看,雍正的描述大部分是事实,只不过对部分事实做了一个有意的错位 。前面的分析或许可以推断,隆科多宣布的确实是康熙的遗诏,即“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但雍正有意将时间提前到他没有到达畅春园之前,也就是说,遗诏被宣布了两次,但这并不符合常理 。
雍正之所以要这样说,主要目的是为证明自己的继位是合法而且名正言顺的,因为第一次雍正虽然没有到场,却是康熙宣布的 。由此,雍正证明了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也证明了自己在其中没有搞什么阴谋诡计,以封住天下人的嘴 。
按下康熙死时的情况不提,再说雍正后面的情况 。因为事起突然,雍正在被宣布为皇位继承人后,便立即着手处理康熙的后事 。在康熙驾崩后,雍正在众兄弟的协助下,给康熙换上寿衣,在当天夜里即用銮舆将遗体运回了大内乾清宫 。为免消息扩散,雍正命和往常康熙出行一样运送,暂不举哀 。
在运送康熙遗体的同时,雍正则在隆科多的保护下,提前返回了皇宫,以准备处理康熙遗体等相关事宜 。次日(十四日),雍正任命马齐、隆科多、八阿哥胤禩和十三阿哥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并封胤禩和胤祥为亲王,同时召十四阿哥胤禵回京奔丧 。另外,雍正命封闭京城九门,隆科多亲守朝阙,没有雍正的允许,“诸王非传令旨不得入大内” 。这种封闭状态,一直要延续到二十日举行登基仪式 。
雍正之所以要采取这种非常措施,估计也是为防范其他阿哥会有异动而不得已为之 。也许,隆科多封闭京城九门的举动确实起了作用,因为封门之后,城内的人无法和外界联系,那些阿哥们即使想搞出点事来,恐怕也是无能为力 。
十六日,雍正将“谕令胤禛继位登极”的遗诏对大臣们公布 。宣布之时,百官俱缟素,行三跪九叩礼后跪听先皇诏书 。宣诏完毕后,百官先起立默哀,随后对雍正行三跪九叩礼 。由此,礼部将康熙遗诏通报全国,令天下人得知 。
十九日,雍正命礼部官员前往天坛、太庙和社稷坛告祭后,京城城门提前解禁 。
【雍正即位时康熙遗诏是如何被宣布的】二十日,雍正前往太和殿行登基典礼,接受百官的朝贺,因为康熙刚死,免大臣上贺表 。随后,雍正又颁布即位诏书,宣布继承康熙的遗志,并公布了“恩旨三十条”,改年号为“雍正”,按惯例,次年开始纪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