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拒绝为官隐居山林,如此傲气的人被朱元璋收买?( 二 )


他曾在元朝大都(今北京)南城写下《南城怀古》二首,其一曰:“日上高楼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 。契丹踪迹埋荒草,女直烟花隔短墙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恨,恨杀当年石敬瑭 。”这是一首明为怀古、暗为咒骂异族统治和出卖民族利益汉奸的诗歌,悲怆沉重,意境深远,其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
据《明史?王冕列传》记载,王冕游历大都期间,曾做过元朝秘书卿泰不花的门客 。泰不花慕其才华,推荐他入朝出任馆阁职务,王冕不仅力辞不就,而且讥笑泰不花说:“你真是愚蠢啊,不出十年,这里都将成狐兔聚集之所了,还做什么官呢?”遂拂袖而去,即日南归 。
三、携妻儿隐居九里山的“梅花屋主” 。
南归之后,王冕明显地感到“山雨欲来”,他预言天下将要大乱 。王冕既无心仕宦,又酷爱诗文书画,他干脆自我放逐于江湖,携妻儿隐居故乡的九里山,辟地为园,自耕为食,过起了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 。
不过,从王冕的诗文和行迹来看,他倒并非因为预感到世乱而隐居山林的,他一贯蔑视利禄,不求功名,他之所以隐居世外,完全是其耿介拔俗、潇洒出尘的高洁情操使然,正如他在《山中杂兴?其一》诗中所云:“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 。傍水编茅屋,移花近药畦 。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 。利路何须问,闲身尽可栖 。”
王冕慕梅花之高洁,特在自己的隐居之所,植梅千株,自号“梅花屋主”,平时观梅、画梅,不亦乐乎 。而且,他常在自己画的梅花图上题诗咏梅,他最为著名的《墨梅》一诗,便是这种题咏之作 。
王冕的《墨梅图》具体作于何时、何地,现已无法考证 。据说,2010年北京拍卖王冕《墨梅图》,最后竟以5712万成功落槌,让人咋舌 。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元画全集》收录有王冕的《墨梅图》,《墨梅》一诗便题于这幅精美的画作之上,如今读之,依然清气拂面,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而这股一读此诗就顿觉扑面而来的清气,不正是王冕一贯的执着追求吗?也不正是王冕一生行藏在精神层面的高洁表现吗?
据张辰《王冕传》载,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兵临浙江,派手下大将胡大海进攻绍兴,屯兵九里山,村人奔逃,王冕岿然不动 。王冕乃名士,士兵将卧于病榻上的他抬到天章寺胡大海面前,胡大海向王冕请教方略,王冕说:“将军倘以仁义服人,谁人不服?倘以刀枪服人,谁人能服?绍兴秉义之地,让我教你杀父老乡亲之策,则万万不可 。你能听我之言,望即刻改过从善 。倘若不听,请立即杀我 。”胡大海听后哑口无言 。没过几天,王冕溘然长逝,享年五十岁 。胡大海得知后,将王冕厚葬于山阴兰亭之侧,墓碑上题写有“王先生之墓”五字醒目大字 。
不过,《明史》中还记载了一种与此不同的说法,说朱元璋出兵浙江之前,曾专门物色高士,特聘王冕出山,进入他的幕府,授咨议参军 。王冕接受了朱元璋的征聘,然而,得官后随即去世 。如此傲气的诗人,会被朱元璋收买?不知真伪,希望求教于方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