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帮唐朝躲过灭顶之灾,如今他的名字十人九不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五千年历史中 , 不知出现过多少能人志士 , 英杰才俊 , 凭借自己的才华与胆识 , 深刻地影响过历史进程和时代走向 。有的人得以名标青史 , 万古流名 , 也有很多人 , 却如一颗璀璨流星 , 瞬间划破黑暗夜空 , 然后永久消失在无穷岁月之中 , 不为后人所知 。
提起唐朝的开国功臣 , 众所周知的是李渊颁布的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 , 和李世民颁布的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 。两份名单中 , 裴寂、魏征、李靖、尉迟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尽在其中 , 给人的感觉是唐朝的优秀人才被一网打尽 。事实却远非如此 。这两份功臣名单之外 , 还有很多完全有资格上榜的贤才 , 因为种种原因落榜 。
比如唐初名将张士贵 , 胸怀韬略屡立大功 , 无论在开国之战还是在后来的平定外族战争中 , 都有上佳表现 , 却两份名单全部落选 。薛家两虎将薛万均薛万均兄弟 , 更是出类拔萃的良将之才 , 弟弟薛万彻更是被唐太宗誉为三名将之一 , 但也莫名其妙地未能上榜 。不过他们三人好歹有知名度 , 比起一个人来 , 他们已经十分幸运了 。
【他曾帮唐朝躲过灭顶之灾,如今他的名字十人九不知】此人就是唐朝武将宇文歆 。宇文歆曾经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 , 他的功劳 , 凌烟阁二十四将无一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某种意义上说 , 全靠他的一次出使行动 , 唐朝才得以躲过一次灭顶之灾 。可惜的是 , 《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中 , 对于他的记载却惜墨如金 , 致使后人对他了解少之又少 , 几乎十人九不知 。
宇文歆立下的大功 , 不是靠他的武力和战功 , 而是靠他的一张铁嘴 。话说唐朝创立过程中 , 遭遇过刘武周、窦建德等众多强悍对手 , 只有两个人 , 让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心惊肉跳 。一个是陇右军阀、西秦霸王薛举 , 悍勇绝伦兵锋锐利 , 曾经在浅水塬大战中重创李世民 , 使得李世民遭遇平生最大的惨败 。
另一个是北疆游牧部族酋长颉利可汗 。别看中原豪强遍地 , 一提北方颉利可汗的骑兵 , 谁都吓得心慌腿软 。无论李渊、刘武周、窦建德 , 都对他敬畏有加 , 争相拉拢讨好 , 人人避免与他为敌 。甚至在唐朝建立多年之后 , 颉利可汗还曾耀武扬威兵发长安 , 使得李世民遭遇"渭水之耻"的奇耻大辱 。
薛举和颉利可汗 , 一个已经足以让李世民难以招架 , 最为骇人的是 , 他们两家还曾图谋联手 。薛举帐下谋士郝援 , 曾经向薛举献上一条毒计 , 让他联合颉利可汗 , 共同出兵进攻李世民 , 计划两家联手一举攻克长安 , 彻底消灭李唐集团 。薛举深以为然 , 赶忙派人与颉利可汗联系 。
假若薛举与颉利可汗达成同盟 , 对李渊李世民集团的打击 , 将是毁灭性和灾难性的 。以李唐当时实力 , 连独立对抗薛举都不容易 , 更何况再加上颉利可汗的无敌铁骑 , 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灭顶之灾 。李渊李世民集团的武装实力和根据地 , 很可能因此丧失殆尽 , 想统一天下开创盛唐将成为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