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哭女:古代最苦的美女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哭女:古代最苦的美女】导读:贾宝玉曾有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肉 。古往今来女孩子们往往多愁善感,她们的心情如饱含了水分的海绵一样,轻轻的一拧就能拧出一大片的水渍来 。在这用水做成的心情里,富含的是稠稠黏黏的情感分子,如果这些分子遇到大风大浪的情感冲击,往往会石破天惊,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五大哭女:“斑竹”娥皇、女英、“撼城”孟姜女、“断肠”蔡文姬、“鸟惊”林黛玉 。她们的哭声惊天地,泣鬼神,谱写了一曲曲幽怨的悲歌 。
网络配图

“斑竹”娥皇、女英
娥皇和女英都是唐尧帝的女儿,奉父命嫁给了大舜 。但谁为正妃谁为偏妃呢?尧帝出了个主意,当时舜王要迁往蒲坂,尧命二女同时由平阳向蒲扳出发,哪个先到哪个为正宫,哪个后到,哪个为偏妃 。娥皇、女英听了父王的话,各自准备向蒲坂进发 。娥皇个朴实的姑娘,便跨了一头大马飞奔前进,而女英讲排场,乘车前往,并选由骡子驾车,甚觉气派 。可是正值炎夏、牲口浑身淌汗,路过西杨村北,遇—溪水,二女休息片刻,让牲口饮水解渴,以便继续赶路 。在行进中,不料女英驾车的母骡,突然要临盆生驹,因此车停了 。这时娥皇的乘马已奔驰在遥远的征途,而女英受了骡子生驹的影响,落了个望尘莫及 。
二人嫁给大舜后,娥皇并不因是正妃而歧视妹子,三人关系相当溶恰,帝舜执政三十九年以后,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 。两位夫人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王 。二女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他们的眼泪,挥洒在们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变成了现在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称湘妃竹 。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江女神,有一首唐诗写道:“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 。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毛泽东也曾感概娥皇女英之泪,呤诗一首:“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五千年后大片竹子上仍有娥皇女英眼泪的痕迹,其夫妻感情之深千古未有,故排娥皇女英皆为哭女之一 。
“断肠”蔡文姬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名士蔡邕之女,身世凄凉 。先是她的父亲蔡邕因为董卓之乱被司徒王允杀死 。后来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 。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 。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 。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 。匈奴兵见她年青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 。于是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 。南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和好以后,曹操想起他一位已经死去的朋友蔡邕有一个女儿还留在南匈奴,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来 。并亲自为媒把她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哪儿知道时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执行了,蔡文姬急得不得了,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 。
网络配图

她披散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终于博得了曹操的同情,救得了丈夫 。想起悲愤的身世,想起永远不能再见面的留在匈奴的儿女,蔡文姬一次次悲痛欲绝,她含泪写下了《悲愤诗》和《胡茄十八拍》,成为千古绝唱 。她在《悲愤诗》中写道: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她在胡茄十八拍中写道: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唐朝人李颀发出这样的感慨: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蔡文姬之情,能感动长城内外为之落泪,整个国家为之动情,故排其为哭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