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禽流感疾病发展的药物有哪些呢 抑制禽流感疾病发展的药物有哪些


抑制禽流感疾病发展的药物有哪些?禽流感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 , 该疾病如果不积极治疗或者治疗不当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所以大家对于禽流感疾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有效的治疗对于缓解禽流感疾病的痛苦非常关键,很多患者对于禽流感的治疗常用药物很不熟悉,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编的介绍 。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禽流感:
①首选奥司他韦(达菲) 。用法:成人禽流感患者剂量每日150mg,儿童剂量每日3mg/kg , 分2次口服,疗程5天;重症成年病人剂量可加倍,服药期可延长至7一10天或更长 。奥司他韦能明显减少病程 , 缩短发热时间,减少解热镇痛药的用量 ,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口服奥司他韦耐受性较好,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而与食物一起服用基本上可以避免这种反应,餐后用药还可以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
②扎那米韦:为口腔吸入粉剂 。用法:10mg,禽流感患者每日2次吸入 。能显著减少流感主要症状持续的平均时间,对发病30~36h内的禽流感患者疗效明显,并且可以减少病程中解热镇痛药物的用量 。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鼻部不适,还有腹泻(腹泻【译】: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 。)、恶心、头痛、支气管炎和咳嗽等 。

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名为peramivir(BCX21812,RWJ2270201)的药物,是一种环戊烷的衍生物 。在146名成年志愿者身上进行了临床试验 , 结果表明,禽流感患者每天用药1次,连续5天就能抑制人体内的流感病毒 。另一项试验表明 , 感染了香港禽流感病毒的动物在用peramivir后具有抗病毒的能力,未见死亡 。说明该药既能抵抗人类流感病毒 , 叉能抑制禽流感病毒 。
2、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治疗禽流感:

能抑制禽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后脱衣壳,阻止病毒复制的启动,是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抑制剂 , 对预防和治疗禽流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早期应用可阻止病情发展 , 减轻病情,改善预后 。临床上金刚烷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禽流感患者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 。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 。有癫痢病史的禽流感患者忌用 。
3、吗啉双胍(病毒灵)治疗禽流感:
抑制禽流感疾病发展的药物有哪些?为广谱抗病毒药,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RNA型病毒均有作用;口服易吸收,排泄较快 。目前盐酸吗啉双胍的产量占我国抗病毒药总量的80%,是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用以防治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以及腺病毒引起的咽喉结膜炎等 。不良反应是个别禽流感患者有食欲不振感 。
【抑制禽流感疾病发展的药物有哪些呢 抑制禽流感疾病发展的药物有哪些】
4、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治疗禽流感:
为广谱抗病毒药,体外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肝病毒等作用,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 , 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减少,阻碍病毒RNA和蛋白质合成,使病毒复制和传播受抑,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具有免疫作用与中和抗体作用 。口服迅速吸收,口服后1.5h达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1~2mg/L),生物利用度为45%,小儿禽流感患者每日以面罩吸药2.5h共3天,平均血药峰浓度为0.2mg/L,每日吸药20h共5天 , 平均血药峰浓度为1.7mg/L,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药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浓度大多高于血药浓度,药物进入红细胞内蓄积量大,蓄积时间长,长期用药后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67% , 血清消除半衰期( t1/2)约为0.5~2h,可透过胎盘进入乳汁 。
药物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72~80h尿排泄率为30%~55%,72h粪便排泄率约15% 。常见不良反应如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偶见有不良反应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 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大剂量可导致心脏损害 , 对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咳嗽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 。孕妇禁用,肝功能异常的禽流感患者慎用,与齐多夫定共同作用有拮抗作用 。
抑制禽流感疾病发展的药物有哪些?最后提醒大家 , 鸡蛋壳有可能被病鸡的鸡粪污染,而鸡粪里可能会有病毒存在,所以鸡蛋外壳应该用流水清洗,同时要注意洗手 。另外,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充分,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但在禽流感流行的季节不要进食野生的禽类,也不要在野外猎取野生的禽类,尽量减少和野生禽类的接触 。
此文来自网络 ,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