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徐达,功勋赫赫,然而,朱元璋在封“开国六公”时,徐达只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善长 。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整个明朝上下,功劳能超过徐达的大将,几乎没有,为什么李善长能排在徐达的前面呢?
这是因为,朱元璋统兵在外打仗,而后方供应粮草,后勤补给,全是李善长在做,足兵足食,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汉之萧何,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善长排名第一,而征战沙场的徐达只能屈居第二 。
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赐给李善长免死铁劵,即李善长可以免死二次,其子免死一次,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与李善长结为了儿女亲家,将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李善长作为开国元勋,又是皇亲国戚,自然显赫一时 。
然而,没想到,到了李善长晚年,李家却遭遇大祸,朱元璋以李善长“谋反”的罪名,将李善长及全家七十余口处死,此时,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退休多年 。
那么,李善长果真有谋反之心吗?李善长一家被杀,冤吗?
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到反贼被处死,李善长这个跨度确实太大了,即使有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铁劵,也未能救他性命 。
李善长之死,和宰相胡惟庸有关,胡惟庸一案,波及面太广了 。
李善长和胡惟庸是同乡,正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胡惟庸一路高升,从一个知县,升到太常少卿,直到升为左丞相,地位显赫 。
李善长与胡惟庸有姻亲关系,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因此,受到李善长推举之恩的胡惟庸,与李善长来往密切,李善长而因此遭祸 。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罪”,被朱元璋诛杀,牵连之死者甚多 。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非常生气,没有下杀手,只是下诏将他们免死,这个时候,李善长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没有向朱元璋谢恩,朱元璋心中不悦,因此怀恨在心 。
这个疙瘩,在朱元璋心中久久不能消除,甚至越结越大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七十七岁,不知道为什么,他曾犯了一个大忌,给自己建造一座大府宅,问题出在李善长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了三百士兵,作为建造府宅的工人,李善长居然没有提前向朱元璋报备 。
而汤和心里敏感,进宫禀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认为李善长私自借兵为己用,越权了,意欲何为?
恰好当年四月,京城有百姓受胡惟庸案株连,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有个亲戚叫丁斌,李善长多次为其求情,这下,彻底激怒了朱元璋 。
丁斌供出李存义过去与胡惟庸来往的情况,朱元璋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最终,牵连到了李善长 。
李存义父子供词里说,胡惟庸谋反,胡曾派他暗地里劝说李善长一起参与 。李善长开始拒绝了,但是过了不久,胡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劝说,李善长再次拒绝了,最后,胡惟庸亲自去劝李善长,李善长还是没同意 。
胡惟庸不死心,又派李存义去劝,李善长说,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 。
这属于李善长知情不报,更要命的是,蓝玉攻打捕鱼儿海时,曾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但是,李善长匿而不报 。
这下,李善长百口莫辩了 。
而此时,火上浇油的是,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来往密切,互相馈赠,而且,经常在一起密谈 。
朱元璋以李善长知道胡惟庸有反叛之心,却不揭发检举,是有异心,大逆不道 。于是下令,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
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铁券,也没能救下李善长 。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那么,李善长有反心吗?他的死冤枉吗?
李善长被封韩国公,功臣第一,假如李善长当初真的跟随胡惟庸造反,他能得到什么?即使成功,最多还是第一功臣,李善长何苦呢?
如果不成功,肯定是灭族,李善长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吗?
再说,李善长当时已经七十多了,还能活多久?他何苦要造反呢?
所以,李善长造反,肯定不是真的,傻子也不会这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