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将打了败仗竟逃去当道士,明明可以避免靖康却全毁在了他手上

作为将门之后,宋朝人姚平仲基本继承了祖辈英武的血统,少年从军,18岁时在臧底河大败西夏军,一战成名,成为大宋军界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
宋钦宗当太子时,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吹捧姚平仲的报道,对他很欣赏;心想如果国家发生战事,要好好用一用这位名将 。而姚平仲的想法与皇帝不谋而合,所谓乱世出英雄,乱世也正是自己出彩的最好时机 。所以,姚平仲一直在苦苦寻找一个出彩的机会 。
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大军渡过黄河,直逼都城汴京 。金兵突然来犯,吓坏了宋钦宗和一班文武大臣 。宋钦宗感觉宋军不是金人的对手,就收拾行李,准备跑路 。这时,时任兵部侍郎的李纲站了出来,阻止了皇帝的荒唐行为,并要求他举全国之力抗金 。李纲不怕死,并不代表其他高官不惜命,宰相白时中等人巴不得早点投降,好保住自己的一条贱命 。在两派激烈的争论中,白时中顺水推舟:“既然你李某人想打仗,那这个元帅就让你来当 。”
面对投降派的激将法,李纲没有推辞,表示愿意领兵出战 。于是,李纲被任命为京城四壁守御使,主管一切抗金事宜 。李纲虽是一介书生,但军事天赋极高 。在他的正确指挥下,大宋军队打退了金兵的几次猖狂进攻,使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
狡猾的金人见捞不到油水,就派人前来谈判 。金人狮子大开口,提出要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并割让河北、山西等地才肯退军 。宋钦宗不想打仗,竟答应了这个荒唐条件 。
朝廷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只有从老百姓头上搜刮 。正在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名将姚平仲和种师道率领勤王大军日夜赶赴京师,要与金人一决高下 。宋钦宗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情绪亢奋 。他知道,姚平仲和种师道都是名将之后,而且两人久经沙场,战功赫赫,有这两位名将的帮助,何愁金人不退?
于是,他紧急接见了两位将军,并不耻下问,请教退兵之策 。种师道年龄比姚平仲大,资历比姚平仲深,在上司面前当然要第一个发言:“金军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我们只要坚守京城,遏制金军攻势,少则半个月,多不过一个月,勤王之师大集,到那时金人粮草肯定将尽 。若金人退兵,我军可尾袭;金人若不退,我军数倍于敌,也可一鼓而歼之了 。”
老将军的分析有理有据,宋钦宗深为信服,不等他发言完,就现场任命种师道为京畿河北制置使,统领城外所有野战部队,姚平仲任都统制,当副手 。
宋钦宗的这个任命,让姚平仲心里很不爽 。作为西北两大家族,姚氏和种氏齐名,两家也一直在暗中较劲儿,都想压过对方一头 。这次率军勤王就是一个出彩的好机会 。姚平仲心里盘算了,种师道这次虽然态度积极,但并没有带多少人马来,全靠自己手下的七千人马壮声势 。而皇帝却任命种师道为一把手,自己只是个打下手的,姚平仲心里不服,他想要单干立功,好为家族露脸 。
不满皇帝人事任命的还有李纲 。李纲先前本来已被任命为前敌总司令了,但种师道一来,自己就靠边站了 。于是他有机会就有意无意地在年轻皇帝面前表示对种师道年纪的忧虑,同时竭力推荐年轻的姚平仲 。
在李纲的推荐下,宋钦宗单独召见了姚平仲几次 。姚平仲趁这机会,竭力诉说敌人并不可怕,种师道年纪大了,制订的以静制动的作战计划太过保守 。现在战士们都急于和敌人打仗,士气高昂得很,不愿意等那么长时间 。气可鼓而不可泄啊!只要他姚平仲带本部人马,来一次深夜偷袭,定能大败敌人,早日将他们赶回家去 。
没有战争经验的宋钦宗很欣赏姚平仲的这种强大气场,但不知道他奇袭敌军的想法是否可行,于是找来李纲和种师道开会商议 。种师道当然极力反对,李纲却全力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