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机关枪的天才却被康熙流放,不然中国怎会落后西方两百年

鸦片战争时 , 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得清军满地找牙 , 痛定思痛后 , 清政府将希望寄托于“师夷长技以制夷” , 洋炮局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李鸿章为他的淮军量身打造了一座金陵制造局 , 这座兵工厂很出名 , 中国第一马克沁重机枪、加特林机关炮等都诞生于此 。
可我们要说的是 , 中国的热兵器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 如果不是康熙听信谗言 , 埋没了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武器专家戴梓 , 也许晚清就不会受这么多窝囊气 , 李鸿章也不必仿制别人家机关枪 。
戴梓 , 浙江杭州人 , 清朝初年大才子 , 诗词歌赋、天文历法、山川地理无所不晓 。12岁时所做诗文就得到文坛领袖钱谦益的赞赏 。
可是 , 在父亲的影响下 , 戴梓后来迷恋上了发明 , 尤其是火器装备 。康熙十三年 , 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 。戴梓向康亲王杰书进献火枪 , 他的枪能百步穿杨 , 而他本人对战势也有准确判断 , 深得杰书喜爱 。
康亲王凯旋后 , 戴梓受到康熙的特别召见 , 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 。康熙二十五年 , 红毛国(今荷兰)向康熙进献了一批蟠肠鸟枪 , 深得皇帝喜爱 , 命戴梓仿制 。
早期火铳都是前装式的 , 最大的缺点是“发莫能继” , 打完一枪后 , 需等枪管凉透后 , 再从铳口装入子弹发射第二枪 。这种枪效率非常低 , 作战时影响机动能力 。
所以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两眼铳、三眼铳 , 甚至五眼铳 。连发火枪一直都是中国武器专家孜孜以求的梦想 。荷兰人的蟠肠鸟枪可以连发20枪 , 给了戴梓很大震撼 。
在康熙的支持下 , 戴梓很快就仿制出可以28连发的连珠火铳 。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 , 该枪形似琵琶 , 铳背就是弹夹 , 两个铳机相互衔接 , 扣动扳机弹药自动填装 , 同时击发另一个铳机中的弹药 。
戴梓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仿制出了西方的冲天炮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说 , 冲天炮为比利时独有 , 但他造了一年都没有成功 。康熙等不及了 , 就换戴梓上场 , 没想到人家8天就造了出来 , 而且还比西洋的好 。
冲天炮又被称为子母炮 , 炮弹壳以生铁铸成 , 发射后在空中炸成碎片 , 杀伤力比实心炮弹要高出许多 。该炮在平定噶尔丹时发挥重要作用 , 被康熙赐名:威远将军炮 , 并将戴梓的名字刻在炮身上 , 以示嘉奖 。
很多时候 , 大师都有一个悲剧的命运 , 因为只有偏执、只有不妥协才能出作品、出精品 , 但他们通常也会把这种偏执带到生活中 , 这样就会得罪很多人 。
康熙中后期 , 戴梓与南怀仁都是火器督造总管 , 因在天文算法上与南怀仁发生过争论 , 又加之所造火炮强过南怀仁太多 , 而遭到对方的记恨 。
【造出机关枪的天才却被康熙流放,不然中国怎会落后西方两百年】南怀仁后来勾结张献忠的养子陈宏勋 , 诬陷戴梓“私通东洋” , 可是康熙竟糊里糊涂就将其流放到盛京(今沈阳) 。导致清朝的火器制造技术一直垄断在西方传教士之手 。
戴梓不仅会造火器 , 也精于机械 。清军进攻福建时 , 需要采伐树木制作大型战舰 , 戴梓制造了一种运输器械 , 可以使圆木搬运变得十分轻巧 。然而 , 随着他的发配边疆 , 这些器械和制作方法都失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