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究竟有多厉害,周公吐哺的周公都因一句流言差点被干掉了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世人惯称“周公” 。有圣德,辅其兄武王姬发伐商,平定天下,定了周朝基业 。
灭商归来,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 。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 。
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去代替他 。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 。你们的元孙某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 。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 。于是卜问三龟,都重复出现吉兆 。对照藏书的卜辞,竟然都是吉利 。周公回去后把册书放进金属束着的匣子中 。第二天,周武王的病就好了 。
但是后来因为日夜操劳,武王一年后还是离开了人世,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 。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 。后来武王驾崩,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 。
【谣言究竟有多厉害,周公吐哺的周公都因一句流言差点被干掉了】因成王年龄很小,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便由周公姬旦辅佐,处理政务,发挥了王的作用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也就是曹操说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周公称王,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且有意争权,于是散布流言:“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 。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 。
周公听说后,便对太公望和召公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 。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
年幼的成王不断地听到这些流言,对周公就不太信任了 。周公本来一心辅佐成王,却遭到诽谤,为了躲避嫌疑,让成王认清事实真相,他便辞离京城镐京,到了洛阳 。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 。周公旦奉成王命,率师东征 。经3年的艰苦作战,终于讨平了叛乱,征服了东方诸国,收降了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 。
平定三叔之乱后,周公写了一首《鸱鸮》送给成王,成王没有说什么 。
秋天,百谷成熟,还没有收获,天空出现雷电与大风 。庄稼都倒伏了,大树都被拔起,国人非常恐慌 。周成王和大夫们都戴上礼帽,打开金属束着的匣子,于是得到了周公以自身为质、请代武王的祝辞 。太公、召公和成王就询问众史官以及许多办事官员 。他们回答说:“确实的 。唉!周公告诫我们不能说出来 。”
成王拿着册书哭泣,说:“不要敬卜了!过去,周公勤劳王室,我这年轻人来不及了解 。现在上天动怒来表彰周公的功德,我小子要亲自去迎接,我们国家的礼制也应该这样 。”成王走出郊外,天就下着雨,风向也反转了,倒伏的庄稼又全部伸起来 。太公、召公命令国人 。凡大树所压的庄稼,要全部扶起来,又培好根,这一年的年成却是个大丰收 。
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使他亲理国政 。成王正式接管朝政那天,前往祖庙祭告祖先 。在祭礼仪式上,成王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很有感慨地对文武百官说:“我一定要从以前的惩戒中吸取教训,以防止后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