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春望 古诗春望意思解释


八年级上册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春望  古诗春望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春望
一、原诗与节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3拍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二、文常填空
1.《春望》是 五言 律诗,题材上属于 亡国哀思 。作者 杜甫 ,字 子美 ,号 少陵野老 , 唐代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被称为“ 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
三、解词
1.浑:简直 2.胜:能够承受,禁得起。3.烽火:古时边关报警的烟火 。这里指战事 。
四、解读诗意:
国都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战事持续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 。
五、理解默写 。
1.杜甫的《春望》中,描写国都沦陷但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却乱草丛生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2.杜甫的《春望》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恨别之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3.《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六、中心:描写了春日长安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八年级上册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春望  古诗春望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七、历年中考题集锦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赏析 。(3分)
示例一:融情于景,表现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感情 。
示例二:“破”字写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 。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感情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3分)
情景交融,移情于物,写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3. 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连三月”三个字,写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写家书珍贵,表达作者对家乡和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
4.为什么“白头搔更短”?(3分)
安史之乱,国都沦陷,诗人闲居长安,忧国伤时、念家悲己,忧愁难解 。5.下列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哪个字用得好?
“搔”是细节描写,传神的写出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不胜簪”是细节描写,侧面突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传神的写出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6.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苍颜白发、愁绪难解、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老诗人形象 。
7.对这两首诗(《望岳》《春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 。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的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