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语中的历史:秦国灭亡的三个神秘预言

导读: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对于他的灭亡有很多的故事以及猜疑,下面我们要讲的就是预示秦国灭亡的三个神秘语言,一起来看看吧 。
【谣谶】亡秦者,胡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释义】那使秦朝灭亡的人啊,就是“胡”人啦 。
遣使求仙图,出自明·张居正《帝鉴图说》,讲述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派徐巿带童男童女入海寻找仙山,求长生不老药之事 。说是从海中得到一本宝书《录图书》 。秦始皇接过手抄本《录图书》一看,但见上面赫然写着五个扎眼的大字——“亡秦者胡也”!于是这秦始皇当即愣了半晌,心里嘀咕着:宝书啊!绝对宝书!朕昨个儿做梦还梦见胡人来犯我大秦来着,没想到今天就有幸得到了这宝书的指点,幸甚幸甚,幸甚至哉!
网络配图
秦始皇像,出自《三才图会》 。为了防患于未然,秦始皇当即就派出了大将蒙恬派出三十万大军向北横扫匈奴,先是夺取了被匈奴人攻占已久的河套地区,接着又下令修筑万里长城,以防备匈奴人的不断骚扰 。可是,令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个卢生弄拙却成巧,他这大路边上捡来的模棱两可的一句话,却真的就成了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谶语:那就是,亡秦的虽然不是什么“胡”人,却是一个名字叫“胡”的人!
那么,这个人到底又是谁呢?这个人就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也就是秦二世 。为什么说亡秦的是秦二世胡亥呢?这还应当从秦始皇之死说起 。
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终于一命呜呼 。这时候,权奸赵高勾结丞相李斯与当时在场的秦始皇20多岁的小儿子胡亥,一起制造了史称“沙丘之谋”的篡权好剧 。结果,他们在将胡亥推上皇帝宝座的同时,还一并矫诏赐死了公子扶苏与长年在外戍边的大将蒙恬 。
可是,自从这个秦二世胡亥上台以后,这个秦朝的暴政就更加严重了,而且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一片白色恐怖 。胡亥在诛杀宗室也就是自己的宗亲手足的同时,也给这些朝廷官员来了一次大换血 。搞得整个帝国是人人自危,更别说普通老百姓的遭遇了 。
最终,秦二世元年七月(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最后,等到公元前207年8月时,一方面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一战中受到了项羽所率领的楚军的重创,秦将章邯最终不得已而向起义军投降;另一方面,刘邦所率领的起义军兵锋已经直指关中,眼看就要从武关破门而入 。这个时候,已经害死了丞相李斯的赵高坐不住了,他先是因害怕二世的责怪而不敢上朝,最后实在没辙,竟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秦二世给彻底收拾了 。皇帝都能让他给弄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技术活 。不过人家赵高那是啥人啊,专攻权术的专家啊,人家早就做过一番充分的准备了 。那就是,他有一天突发奇想,就为了考证一下究竟有哪些朝廷官员是忠实于自己的,便让人把一头鹿牵了出来 。他就指着这鹿跟胡亥说:这是马!而胡亥可不认:这明明是一匹鹿嘛!但是赵高就非说这是一匹马 。两个人针对这个是鹿是马的重要问题开始争执不下,最后赵高就请大臣们来帮着裁决一下 。自然,那些说是鹿的大臣后来都没得好果子吃 。
国不可一日无主,赵高又重新把另一位秦王室的成员子婴给扶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这时的赵高还算识时务,眼看秦帝国就快成一个空架子了,于是他干脆把个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称号给去掉了,而仍以旧称称为“秦王” 。这一招也算是“丢车保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