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背后的血腥,赵匡胤被擀面杖打出来的皇帝( 三 )


于是,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960年2月1日),一个诡异的消息从后周前线传来,说契丹联合北汉南下进攻,军情紧急(后来事实表明,应该是假消息),请求允许让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立马带兵出征,慌成一团的后周朝廷于是乎立马传令整军出兵 。
说起来,符太后和后周朝廷的重官们,忘记了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当时,枢密使郭威也是以契丹入侵的名义,趁机掌控军队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眼下,时间才过了十年,随着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的相继去世,显然,孤儿寡母的后周小朝廷,已然忘记了这个后周如何得以建立的“大事”了 。
以军情紧急掌控大权后,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二(960年2月2日),赵匡胤先是打发他的副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作为前锋,先整军出发离开开封城,当时,与殿前司的第三号人物石守信、第四号人物王审琦不同,殿前司二号人物慕容延钊虽然跟赵匡胤关系不错,但他并不知晓赵匡胤的兵变计划,所以赵匡胤先将他打发离远一点,以将慕容延钊调离开封城,以免妨碍“大事” 。
这个新年的第三天,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960年2月3日),赵匡胤也整军出发了,当晚,他就带兵抵达了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
当天傍晚,有一个自称懂得天文的军士苗训先是大叫起来,说你们看你们看:“日下复有一日”哦,原来,那会刚好日晕,但经苗训这么一说,似乎天机有变,大太阳要吞掉小太阳了!
于是乎,将士们开始“相与聚谋”,说这不对啊,要变天了哦!
然后,正月初四(2月4日)凌晨,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家臣赵普等一帮子人马涌进了赵匡胤的军帐,把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然后跪下,大声喊起了万岁 。
假装喝得有点晕乎乎、还没完全“酒醒”的赵匡胤,于是跟手下们约法三章,说你们不要随便杀人哦,不要随便抢劫哦,这样子我才能当你们皇帝 。
早就说好的事,将士们自然大声说:一定一定 。
在宋代的史学家渲染中,陈桥兵变似乎一呼百应,属于一个完全没有前期准备工作的突发事件,然而,史学家们总是春秋笔法,时不时就留下一点破绽,例如那个司马光,就有意无意记下了赵匡胤挨姐姐训打“点拨”的事 。
正月初四日,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当天,赵匡胤带着大军杀回了开封城 。
然而在开封城陈桥门值班的两位警备队长陆、乔二人(史书没有记下详细名字,仅留姓氏),在开封城几日来的异动中,已感觉到了不对,他们拒绝为赵匡胤打开城门,并与赵匡胤的部队形成对峙;赵匡胤也没有强行攻打,而是指挥部队绕路到封邱门进入开封城,在那里,赵匡胤的亲信打开了城门 。
当时,作为后周两大军队系统之一的侍卫亲军司的第二把手、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正在皇宫内,在听说赵匡胤兵变入城的消息后,忠于后周朝廷的韩通,在仓促之中,立马带着少数亲兵出城迎战,没想到却被赵匡胤的内应、作为“义社兄弟”的石守信派兵伏击,韩通随后冲出重围,并马上派人前往搜捕赵匡胤的家属,没想到的是,赵匡胤的前锋王彦昇已杀入开封城中,随后,韩通及其三个儿子全部被杀 。
而在听说皇宫已经沦陷后,守卫陈桥门的陆、乔两位警备队长,不甘心投降赵匡胤,双双选择了上吊自杀,为后周殉国 。
至此,开封城中微弱的敢于抵抗的军事力量,已全部消失 。
陈桥兵变当天,赵匡胤随即杀进开封皇宫,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宰相范质在愤怒之中,紧紧抓住次相王溥的手,指甲几乎将王溥掐出血来,范质不顾生命危险,大声质问赵匡胤;见此情景,赵匡胤的部下罗彦瓌拔出剑,厉声威胁范质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