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亲王列表 关于清朝亲王

清代宗室爵位划分细致,共十二等,自上而下依次为:太子、郡王、贝勒、贝子、甄主、傅主、傅主、傅主、傅主、甄主、傅主、冯主 。
其中,只有王子和郡王才有资格被称为“王子” 。

清朝亲王列表 关于清朝亲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而王子和郡王,字差,虽然都是王子,但待遇和地位相差很多 。
先看待遇 。
清朝开国之初,充分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不封诸侯为俘虏 。所有王公郡王都住在京城,未经皇帝允许不得离开京城,相当于把他们囚禁起来 。既然是“圈养”,就得由法院提供 。
太子和郡王的工资标准分别是多少?

一个王子每年可以拿1.2万的工资,1万的工资 。一个郡王可以拿5200元工资,每年5000元工资 。也就是说,王子的工资是郡王的两倍 。
此外,太子和郡王的长子也有俸禄 。太子长子可以拿6200元工资,每年6000元工资 。王的大儿子可以拿3200的工资,每年3000的工资 。前者还是后者的两倍 。
很明显,郡王的工资甚至还不如太子长子的工资高 。

再看状态 。
太子是最高的君主,在朝廷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即“一人在万人之上” 。国王的等级仅次于王子,在宫廷中的地位较低 。
太子可以得到很多郡王难以得到的东西,比如世袭更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 。
明朝时,所有王侯都是世袭,代代相传,以至于王侯头衔泛滥成灾 。清朝时,朝廷严格限制太子爵位的继承,是世袭的 。如果父亲是太子,爵位传给长子时,降一级,成为郡王;如果父亲是郡王,爵位传给长子时,也会降级为贝勒 。诸如此类 。但是,一般当你被降职为辅国将军的称号后,就不再被降职了 。

除了世袭投降,朝廷还规定了世袭更替的情况 。享受世袭替代待遇的君主,其父为亲王,爵位传给长子时仍为亲王 。他的父亲是郡王,爵位传给长子时他还是郡王 。但世袭换人作为一种特殊待遇,只给予那些有战功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 。清朝有几百个王子,能享受世袭待遇的只有12个人 。他们是真正的铁帽子王 。
12个铁帽子王中,王子10个,郡王只有2个 。这样,郡王就很难得到世袭的待遇 。

太子在朝廷的影响力远非郡王可比 。
晚清时期,几位颇有影响的皇子相继出现在朝廷 。他们是恭亲王奕 。老酒鬼王子奕譞、第二代酒鬼王子载沣和庆典王子奕劻 。他们或在朝廷担任首席大臣衙门的首席武官、首席大臣,或担任海军衙门等要害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清的历史进程 。

这个时候,郡王在哪里?他们很少在法庭上担任重要职位 。即使是12个铁帽子王中的克勤郡王、顺城郡王,在法庭上也没有发言权 。不过也好,只是为了避免卷入权力的漩涡,在皇宫里安静的过他们的生活 。
【清朝亲王列表 关于清朝亲王】【参考:清朝的封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