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白细胞 尿蛋白 尿检白细胞 尿检白细胞1能自愈吗

一般日常体检中都离不开尿常规、血液常规检查,好像每一种疾病都要做这两种检查,这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一般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某些疾病,那做这些检查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
做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1、尿蛋白
尿蛋白也就是检查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可以说是尿常规检查的核心 。尿蛋白呈现轻微阳性,一般是生理性的因素,如精神太紧张和做剧烈运动,还有怀孕和高热时尿蛋白也呈现阳性 。另外不能忽略疾病因素,患有肾脏疾病时会有大量尿蛋白漏出 。
2、尿葡萄糖
正常情况下,尿糖应呈现阴性,若测定是阳性,这被称为糖尿,常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需做空腹或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测定来确诊糖尿病 。另外当患有肾脏疾病时,会降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使得糖尿呈现阳性,最常见的肾脏疾病有肾病综合症以及肾小球肾炎 。
3、尿沉渣管型
尿液中含有的蛋白质,集聚在肾小管,这就是所谓的尿沉渣管型 。若做尿常规检查时有管型,说明肾实质发生病变 。
4、尿液酸碱度
肾脏不仅仅能生成尿液,而且也能维持酸碱平衡,通过做尿液酸碱度检查,能看出肾脏功能 。若尿液酸碱度升高,先排除药物因素,有可能是高钾血症或碱中毒,还有患有感染性膀胱炎以及肾小管性酸中毒时也会使得尿液酸碱度升高 。尿液酸碱度降低时,极大可能是酸中毒或尿酸盐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尿液酸碱度降低,需警惕酮症酸中毒或尿路感染 。
做血液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1、白细胞
通过白细胞数值来看一看是否受到细菌感染 。只要白细胞升高,再对应c反应蛋白质,基本可以诊断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若白细胞比正常值升高上百倍,且伴有贫血以及发热、体重下降,需警惕白血病 。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都偏低,提示贫血 。出现大面积烫烧伤、大量出汗以及不停的呕吐等会使得身体失水血液变得浓缩,从而使得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若没有以上几种因素,需警惕病理性或继发性增多症 。
3、血小板
通过做血小板检查能看出凝血和止血障碍问题,同时也能反映出动脉硬化和血栓生成,可以说血小板是血液常规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多种因素会引起血小板降低,如红斑狼疮和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一些药物会抑制骨髓,同样会使得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数量增多,需警惕慢性白血病以及化脓性感染,也有可能是急性出血或溶血 。
4、血沉
血沉顾名思义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速度快需警惕高血脂以及贫血或结核病,也有可能是急性细菌性感染 。
温馨提示
无论是做血常规还是尿常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检查前需空腹8~12个小时 。尿常规检查尽量选择晨尿且中段尿,这样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超能健康团 家庭医生超能团
参考资料: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各指标有何意义?本文为你详解》,李药师谈健康,2019-06-11
2、《体检那些事---尿常规检查的意义是什么?》,医学科普故事 ,2016-09-20
【尿检白细胞 尿蛋白 尿检白细胞 尿检白细胞1能自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