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攻打匈奴为何放弃进攻却修长城?( 二 )


并以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为据点,直接威胁着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阳 。
对匈奴用兵,消除匈奴人的军事威胁,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当务之急 。
自此始皇帝开始对匈奴用兵作两手准备,一方面他任命蒙恬为主帅,率兵驻守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
长期经营北部边防,保守秦都咸阳的安全,蒙恬从此开始十余年守边,对北部的山川地形作好深入了解,为日后反击匈奴作好了准备 。
出于当时的形势所迫,在同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中,秦朝又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秦朝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一条从临洮(甘肃岷县)一直到辽东碣石的万里长城 。
这条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
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 。
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 。
秦始皇修长城不是他开创的,他只是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而史书上却把修长城造成的苦难全归罪于秦始皇,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
原来各国之间都有一些长城,但北方的长城不完整;统一后他下令把原来国之间的长城拆除,再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侵 。
另一方面,始皇帝下令修缮长城,秦朝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边界长达万里,处处派兵防驻是不现实的,而匈奴人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移动速度快 。
为了更好防御匈奴人南下,秦朝下定了以墙防骑的防御方针,下令全面修复原秦、赵、燕修筑的长城,并将其相连,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
得想个招儿,改变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 。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 。
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 。
网络配图
游牧民族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
如此一来,成本和收益就改变了 。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 。
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 。
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 。
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训练成本得以降低 。
又因为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在闲时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 。
说句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 。
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 。
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
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
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 。
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 。
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000万两 。成本高低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