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和光绪的母子恩怨内幕( 二 )


11月3日,慈禧太后患了痢疾 。太监崔玉贵等曾向慈禧太后进谗言,诬告光绪帝听说慈禧太后有病面露喜色 。慈禧太后已知“光绪不治、不过捱时日”的诊断结果,摇头凄然道:“只怕皇帝要走在老身前头了 。”果然,13日光绪帝咳血不止,14日去世 。
光绪帝的死,应该对慈禧有所冲击 。同治死后,她将母爱全给了光绪,一手抚养他长大 。现在最亲的儿子和最恨的对手均化为乌有,她忽觉失去生命所依 。15日,慈禧在仪鸾殿从容交代后事,宣醇亲王载沣子溥仪入宫嗣位,由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监护,摄政王载沣监国 。之后,亦故去 。
二、“非正常死亡”说 。此说认为光绪帝是被害而死 。
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逸经》杂志二十九期发表《诊治光绪皇帝秘记》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脸颊发暗,舌头又黄又黑,不是所患之病应有症状 。溥仪《我的前半生》中说,他从一个名叫李长安的老太监和内务府某大臣一位后人那里听说,光绪帝死前,不过是一般的感冒,脉案中脉象极平常 。死前一天还是好好的,有人见到他像好人一样 。病重消息传出不过两个时辰,就听说已经“晏驾”了 。当时担任起居注官而能接近光绪帝的恽毓鼎,写了一部《崇陵存信录》(又名《光绪外传》),中有:
1908年忽然传出光绪帝病重消息,召京外名医入宫诊视 。诊脉时,光绪帝静静将双手置于案上,自己写出病情 。入诊者都说光绪帝身体尚健 。11月3日,适逢慈禧万寿节(生日),光绪出瀛台替太后祝寿,有人看见他为准备跪拜而活动筋骨 。12日,宫廷大乱,增加侍卫,稽查出入,传言光绪驾崩 。次日,宫中恢复了宁静,午后,传载沣监国、溥仪入宫教养之命 。14日,皇后入瀛台探视,光绪帝早已气绝身亡 。太后闻此,仅叹息几声 。
那么,是谁害死了光绪帝呢?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
《清稗类钞》、《崇陵存信录》等均持此种观点 。此种观点认为,光绪帝虽然长期被囚,却是保皇党、立宪派的一面旗帜 。光绪帝自己也没有放弃再度执政的想法,一直进行着准备,他暗暗关注并认真思考国家和世界大势,努力学习英文,了解世界各国风土人情、政治制度、国家间相互关系等,似乎是以三十多岁的年华为唯一资本,与七十多岁的慈禧太后进行生命的赌赛 。他是在默默等待重新执政的那一天 。生性敏感、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又何尝想不到这一层?依慈禧太后的秉性和一贯做法,她绝不甘心、也绝不能容忍给已被她击败的对手——光绪帝留下任何翻身的机会,她要保持永远的胜利者的位置,否则死不瞑目 。慈禧太后自知己病不治,本不愿光绪帝重掌大权,又听说光绪帝为己病面露喜色,便咬牙切齿道:不能死在光绪帝之前 。遂密令亲信太监害死了光绪帝 。
一位史家分析:“正常死亡”说主要依据的是清宫遗档、脉案 。但不容忽视的是,光绪帝整个治疗过程,全部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时奕劻主持光绪帝治病事宜,未经批准任何医生不准进入瀛台光绪帝寝宫,开出的处方,也须奕劻过目 。而奕劻正是慈禧太后最得力的亲信大臣 。若伪造“脉案”,实在是很容易的事 。事实是光绪确患重病,但病情不至于导致突然逝世 。再有,11月13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颁发了两道谕旨,一是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宫教养,在上书房读书;一是授载沣为摄政王 。也就是说,那时慈禧太后即已预先知道,光绪帝会死在她的前面 。唯一可以解释的,正是她本人决定和操纵着光绪帝的死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