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十四岁成为状元,嘉靖登基没多久,发生件事直接改变了他的命运( 二 )


杨同学的爹杨廷是个老顽固,非要坚持规矩,让嘉靖认朱厚照的爹当爹,准皇帝当然不同意了,怎么?我当个老大还把爹当没了?
君臣之间就斗了起来 。最后杨廷和斗败了,官也丢了,只好回家养老去了 。
这时,杨慎坐不住了:我得替我爹说话!于是上书支持他爹杨廷和 。
皇帝一看更来气了,让人抓住杨同学噼里啪啦一顿打 。打完一次还不解气,过了十天,又派人去打 。
多少人挨一顿板子就直接歇菜了,咱们的杨同学十天之内挨了两顿板子,居然还能活蹦乱跳的,可见这身子骨是有多好 。
皇帝一看杨慎挨了两顿板子居然还没事,得,干脆去云南旅游吧 。就这样我们的杨同学开始了他的云南之旅 。这一走就是三十年,而且再也没能回来 。
一路风景一路诗
这一路上杨慎可没有闲着,边走边感慨,一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会又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俨然一副愤青的模样 。
走到湖北江陵,看见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煮鱼喝酒,畅谈古今大事 。杨慎忽然停下脚步,不走了 。
“取纸笔来!”
押解的军士一听,乐了 。
“大哥,你都这样了,还装什么文青啊?再说,你以为你还是杨公子?你丫就一流放犯,还使唤起你军爷了?”
“取纸笔来!”
军士愣了,只见杨慎紧紧盯着长江,双眸忽的无比明亮,眉宇之间似乎囊括了天地所有的豪气,这气魄前所未见 。
军士隐隐感到一丝洪荒之力,感觉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于是也不敢再耽搁,取来纸笔,毕恭毕敬的递了上去 。
于是杨慎就带着枷锁,望着滚滚长江,稍一顿,随即大笔一挥,写下了此生最出名的一首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这首词有多出名,就不用多说了,很多人知道这首词,却不知道作者是谁,只怪这首《临江仙》太出彩,光芒盖过了作者 。
写下这首词时,杨慎已经彻底看开了 。
什么哀民生之多艰,我哀民生谁哀老子?什么是非成败,古今之事,都不过是别人喝酒扯淡的谈资,唯有青山绿水才能万古长存啊 。
什么是青山绿水?著书立言!
青山依旧在
之后的日子,杨慎也不想着东山再起,或平反还乡了,毕竟皇帝多次大赦,都没有杨同学的名字 。
而且时不时还“问候”杨慎几句,只有听到小太监说,他过得不好,皇帝才吃得下饭 。这形势,杨慎能活着都要谢天谢地了 。
想想屈原被流放,写下《离骚》之后投江自尽;李白被流放,纵酒高歌,快意人生 。
杨大叔该怎么办?是每日怨天尤人,哀叹命运不公?还是自甘堕落,放荡形骸?
都不!云南这么大好的日光,不读书岂不是浪费了?
于是在滇南那个荒郊野岭的地方,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消瘦的半老头,整日捧着本破书在那之乎者也,周围人三两人小声议论着,偶尔传出类似“傻X”的声音 。(这是我想象的)
杨慎才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有一个信念,老子虽然是天才,但是想要进步,还是得学习!(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
于是,杨慎把后半生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术研究中,几古今中外的所有书籍都读过了一遍 。
但是光读书怎么行?杨大叔还要自己写书!他的一生写了太多太多首诗 。
有多少呢?约2300首 。他几乎给每个朝代都写了首诗:
说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