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瓷器_中国有哪些瓷器博物馆( 二 )


4. 白陶
新石器时代·白陶壶
白陶土质含铁量低,经高温烧制成器,胎质细白、硬度高、吸水性弱,具有瓷胎特徵 。白陶以近似高岭土的白色黏土制作胎体,因为土质含铁量低,经过窑内高温烧成白色 。此类陶器的硬度比灰陶高,吸水性弱,故有瓷胎的特徵 。白陶始见于新石器时代,罗家角文化、大溪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等遗址都有白陶出土 。例如图四之新石器时代白陶壶,壶口外敞,颈部略粗,肩部朝下倾斜,腹部上宽下窄,近肩部有对称双耳,腹下部突出锥状物,造形与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物相同,都是用白陶制作的盛水器具 。到了商代晚期,是白陶发展的鼎盛时期,胎质洁白细腻,造形制作讲究,表面常用堆、拍、印、刻等技法制作堆纹、绳纹、人字纹等纹样,还有模仿青铜礼器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及折线纹等等,成为殷商时期的代表性器物 。
5. 彩绘陶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
彩绘陶以各色颜料在陶坯上绘画,画成之后不再送烧,颜料容易剥落 。彩绘陶是以笔沾取颜料,在陶胎上绘画的品类,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春秋战国极为盛行,并一直延续至汉代,作为陪葬用的明器 。例如图五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口沿外敞如喇叭状,器腹深长,底下有三个袋状形足,表面先上一层黑色陶衣,再用红色和白色颜料绘画勾卷纹,红白二色颜料之间保留一点间隙,露出黑色陶衣,做为纹饰的边框,形成以红色为衬底的白色黑框纹饰 。春秋战国时期,彩绘陶受到漆器和青铜器的影响,出现礼器造形的鼎、尊、壶等品类,表面纹饰也与漆器或青铜器相仿 。汉代彩绘陶除了继续仿漆、仿铜之外,还制作许多以象生动物为主题的彩绘陶器,如享誉中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及汉代说唱俑都是彩绘陶作品 。陶器是古代先民施行农业定居生活以后所产生的工艺,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掌握土质、温度及窑炉气氛对陶器成品的影响,发展出红、灰、黑、白等不同的品类,展现古人利用自然、创造文明的智慧 。下期将以彩陶为题,介绍新石器时代各区域文化的彩陶特色 。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绝美配色”,这高级感我慕了3从幽淡的天青,
到清冷的月白,
到烂漫俏丽的胭脂色,
古人将自然的色彩幻化于瓷器上,
构筑了中国美学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
或可以说,中国最美的颜色,
都凝结于瓷器上.....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
中国色最根本的构成,是中华五色与间色 。五正色,即赤、黄、青、白和黑,与方位观念相对应 。间色,则是正色按照五行相克的规律两两调配而成 。
而器备五色,传统色彩汇聚其中,变化多彩的釉色是它绝美的外衣,当中国瓷器遇见优雅中国色,会是一番怎样美妙的风景!
今天就在瓷器里看绝美中国色,感受最奇妙的色彩之美 。
瓷器釉色之来源陶瓷之美在于造型、在于釉色、在于纹饰 。陶瓷釉色之美在于质地、细节、在于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的神韵 。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使器物具有光泽,产生美观性 。
商代,中国最早的颜色釉——青釉诞生 。北齐,白釉初成,给世间留下一抹纯净的色彩 。
史上最风雅的宋代,全民斗茶玩盏,意外捧出了一个顶级国宝——黑釉建盏 。
南宋 建窑黑釉“供御”铭盏
山西博物院藏
传说中的天青色,又名雨过天青,从后周世宗到宋徽宗,都对这抹釉色着迷 。千军万马为元朝打下广阔疆土,也给景德镇带来了西亚的进口钴料,制出一道霁蓝 。
史上最难烧制的红釉在明朝永乐年间也终于降生人世......
明宣德 红釉盘
(故宫博物院馆藏)
单色釉的诞生史,是历代工匠的高超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史,也饱含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不同的艺术追求......
中国瓷器里的绝美配色
赤,红也
古代还称之为“绛”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日:
“绛,大赤也 。”
红色具有吉庆之意
而它也代表着正统与高贵
朱门红墙,御笔朱批
中国红,美得不可方物
有朱红、祭红、豇豆红、宝石红、
郎窑红、抹红、珊珊红、胭脂红...
祭红
清乾隆 祭红釉高足盘
浙江省博物馆藏
“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 。”明代收藏家项元汴在《历代名瓷图谱》中说 。又如樱桃般,红中透紫,色泽透亮温润 。祭红,又名霁红,绝品之釉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