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怪异符号:揭秘契丹族神秘失踪之谜( 二 )


这个帝国也曾强盛一时,但最终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 。契丹的残余势力被迫再次西迁,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儿漫王朝,但不久还是销声匿迹了 。
契丹作为一个民族,为什么在历史中渐渐消失了呢?契丹人究竟去了那里?他们还有没有后裔?寻找这个失踪的民族,成为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辽史》记载,辽灭亡后,至少还有两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来 。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随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辽国南部的契丹人,还有一些散居各地的契丹军民 。黄河流域不断出土的文物说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迁到契丹的发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 。事实上,在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不断举行起义 。当蒙古族兴起后,契丹人纷纷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复本民族的地位 。这也从侧面证明,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 。
那么,几百万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史学界推测大致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种可能,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演化为其他民族 。
第三种可能,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时,散落到了全国各地 。这几种可能虽然不同,但是都承认契丹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已经被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永远的消失了 。
当然也有几种版本传说契丹民族没有被融合,他们作为一个民族仍然存在 。一种说法认为,生活在大兴安岭、嫩江和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的达斡尔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 。
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等内容,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 。但这些只是间接的证据,具体定论尚待进一步的证明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契丹部落最后流落到了云南地区 。他们的根据是,在云南施甸县,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 。在施甸县由旺乡的一座宗祠里,还发现了一块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牌匾 。据“本人”介绍,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阿苏鲁,并表明他们的契丹后裔身份 。历史上确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战争 。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本人”就是阿苏鲁的后代 。毕竟漠北和云南相隔万里,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学术界始终未能给这个自称契丹后裔的族群正名 。
最近,社科院的刘凤翥教授称利用DNA技术揭开了这千古之谜 。他率领的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 。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得出了如下结论: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
但是这项测验的最大的难题是要证明实验所获得并进行分析的是古代契丹的DNA的确是古DNA,而不是污染物 。因为古生物遗存中的有机物经长期降解已保存无几 。实验只能在有限的DNA中复制扩增并排除污染 。虽然这次分子考古的实验每一步都进行了阴阳性对比,可还是没能严格按照国际上权威的分子考古——尼安德特人的分子考古法来执行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