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二 )


网络配图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显然,这些悲惨的遭遇对于杜甫个人而言当然是大不幸,但对于诗坛而言,则是福音,或许正因为“诗穷而后工”,由于诗人杜甫有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才能挥笔写下那些千古流芳的作品 。
杜甫诗歌感人至深,具有无比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被认为可用来“治疗”疾病,当时便有“杜诗除疟”的美谈 。
据时人记载,杜甫写《姜楚公画角鹰歌》诗后,曾请好友郑虔品评,郑虔读后说:“足下此诗,可以疗疾 。”这当然是在恭维,赞其将鹰的威猛描绘得极为形象,令人不觉悚然 。
后来,郑虔妻子恰巧生病 。杜甫遂引自己诗句对郑虔说:“你先对夫人读‘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如果没有好转,就再读‘观者徒惊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若还是没有用,就读‘昔日太宗拳毛■,近时郭家狮子花’ 。倘若病仍不愈,那么即使叫医和、扁鹊这样的名医来也没用了!”
显然,杜甫是在与郑虔嘲谑而已 。不过,传到后来便出现了多种版本,甚至称有患疟疾者读其诗后霍然而愈 。但不论怎样,杜诗可以治病的名声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清代一则医案也称某人患有气痛症,每当疾病发作时,就赶快朗诵杜甫的诗,只要读上几首,气痛症立刻就好了 。
其实,杜甫的诗当然不可能除疟疗疾,但若于病中品读,读之入神,不觉便会忘记身体的疾痛,这也算得上一种精神疗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