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帮助父亲登上皇位,却过早地含冤而死( 四 )


唐高宗李治的嫡长子李弘 , 当了20年太子 , 因病早逝 , 被追封为“孝敬皇帝”;
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 ,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 , 本该被立为皇太子 , 却因为李隆基有功 , 自愿把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 , 去世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子李琮 ,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 , 本该被立为皇太子 , 却因为脸上受伤破相 , 有损形象 , 只被封为亲王 , 去世之后 , 先被追封为太子 , 后被追封为“奉天皇帝” 。
这3个人 , 都是本该成为皇帝 , 却因为各种原因错失皇位的人 。
而李倓 , 上有两个健康的哥哥 , 本人又是庶出 , 从来没有接近过皇位 , 也没有留下什么需要安抚的势力 , 为什么也能被追封?
甚至 , 李俶在追封的诏书里还说:“不及让王之礼 , 莫申太弟之嗣” , 意思是 , 自己来不及禅让皇位 , 没能把他封为皇太弟 。
就算是追封诏书 , 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兑现的承诺了 , 也不至于把话说到这程度 。这让唐代宗的儿子情何以堪啊 。

李倓:帮助父亲登上皇位,却过早地含冤而死

文章插图
因此 , 我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李倓距离皇位 , 可能比史书上表现出来的 , 要近得多 。
甚至于 , 李俶认为 , 如果李倓活着 , 皇位本该是李倓的 。
李成器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 是因为 , 没有李隆基 , 李旦就无法登上皇位 。
那么 , 是不是有一种可能 , 没有李倓 , 李亨就没法登上皇位呢?
而能对李亨登基这件事造成这么大影响的 , 就只有马嵬坡之变了 。
马嵬坡之变的全过程 , 一直是一个谜 。这件事最终的受益者 , 毫无疑问是太子李亨 , 他借此摆脱了李隆基 , 登上了皇位 。
但是太子李亨这一边的人 , 在这件事情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陈玄礼杀死杨国忠 , 是他一人所为 , 还是太子那边的人暗中授意他?
我觉得 , 有一种很大的可能就是 , 太子那边出面的 , 是李倓 。
他瞒着父亲李亨 , 一手缔造了马嵬坡之变 , 又发动百姓拦住李亨 , 想办法让李亨自立 , 进而把李亨送到灵武登基 。
这也是为什么 ,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去往何处的时候 , 唯有李倓清晰地说出了 , 要去灵武 。他早就计划好了一切 。
我认为 , 唯有这样 , 李倓的功劳才会大到 , 李亨一看到他 , 就想起李世民和李隆基 , 因为一句没有任何一句的谗言 , 就慌不迭地把他赐死 , 李俶才会觉得 , 皇位本该是他的 , 不顾一切要追封他为皇帝 。
不过 , 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 。
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 , 在马嵬坡到底发生了什么 , 李倓之死 , 有什么隐情 , 和马嵬坡是否有关 , 都只能等待未来的考古新发现了 。
李倓:帮助父亲登上皇位,却过早地含冤而死

文章插图
07、总结
弟弟的功劳 , 比本该立太子的哥哥大 , 这样的事 , 在唐朝历史上 , 总共发生过3次 。
第一次 , 是李世民和李建成 。兄弟二人互不相让 , 父亲李渊选择了放任 , 既下不定决心支持李世民 , 也下不定决心让李世民出局 , 最终酿成血腥的玄武门之变 。
第二次 , 是李隆基和李成器 。李成器毫不犹豫地退出竞争 , 父亲李旦也全力支持李隆基 , 这是一个大团圆结局 , 后来李隆基还追封李成器为皇帝 。
第三次 , 是李倓和李俶 。兄弟二人并没有相争的迹象 , 安史之乱也还远未平息 , 父亲李亨却由于内心的恐惧 , 处死了李倓这个他最善于带兵打仗的儿子 , 搞得人心惶惶 。
或许 , 李倓的命运 , 就是没有得到立功机会的李世民 , 和没有得到父兄支持的李隆基 , 的另一种镜像人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