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底大多与什么有关 为什么四点底的


四点底大多与什么有关 为什么四点底的

文章插图
四点底大多与什么有关11、四点底跟火有关,四点底在《中华大字典》里作为一个汉字收录 。古同火,烈火,是由火”演变而成,是煮、蒸等字构成元素 。
2、同时,四点底也与一些动物的尾巴有关,这是有些字的灬”跟火”没有关系,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形体的讹变 。很多情况下,跟动物的脚和尾巴等有关 。如:燕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灬”组成的汉字做声旁组成新的汉字,只做构字的部件 。如:遮、蕉、嘿、墨、默、憔等 。
揭秘上甘岭战役中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2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无敌坑道”顶住了敌军的疯狂炸射,以较小的代价歼灭了大量敌人 。这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里,曾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个残破的连不断补充,歼敌1700余人;每个战士时刻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坑道在,人就在,正是这种坚韧和互助,使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
打不垮的钢铁防线
轰炸在继续 。敌军的炮弹如雷霆一般,在山头频频炸响 。硝烟散去后,敌人漫山遍野地搜寻过来,自以为占领了表面阵地,却扑了个空,寻觅不到志愿军的身影 。
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一幕 。在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依靠“无敌坑道”,志愿军战士白天保存实力,夜间突袭反击,灵活作战 。最终,这场敌人原计划“短期拿下”的战斗,整整打了43天,以失败告终 。
70年后,英雄城丹东,鸭绿江畔 。采访人员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探访“无敌坑道”复原场景,感受志愿军在上甘岭的战斗和生活 。
洞口被岩石和山草遮蔽,黢黑一片,采访人员顺着光,摸索着岩壁缓缓进入 。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洞,最高处不过1.7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志愿军战士就在这样的环境内备战和生活 。
“上甘岭时期坑道口顶部厚度,大多在10到15米,能抵御飞机重磅炸弹 。”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孙从益说,坑道多建在山的反斜面,每一个坑道一般有2到3个小口,有明有暗,方便隐蔽和作战,并能达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雨、防潮、防毒、防火、防洪” 。
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双方武器实力悬殊 。最开始,为了减少伤亡,志愿军战士在阵地凿洞躲避,俗称“猫耳洞” 。但随着炮弹越来越密集,洞越挖越深,两个“猫耳洞”连接在一起,变成了U形、Y形、H形等坑道 。
这种坑道既可以用于躲避,也可以用作夜间反击,逐渐成为一种完善的防御体系 。1952年,志愿军根据五圣山阵地特点,提出“破开山腹筑长城,挖空岭心安我家”的豪迈口号,开启了浩浩荡荡的“筑城”工程 。
纪念馆内,一张照片记录了那时志愿军开挖坑道的身影:战士们手拿铁钎和凿子,在厚厚的岩壁上,一下下凿开一方矮矮的洞口 。
孙从益说,那时战士们一边战斗、一边筑城,敌军在上面打炮,志愿军战士在下面爆破 。阵地上,日日夜夜滚动着隆隆的爆炸声 。即便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冬天,战士们也不畏寒冷,凿筑着新的坑道与战壕 。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施工,阵地上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能打、能藏、能生活、能机动的坑道防御体系,如同一条钢铁防线,神秘而不可侵犯 。
截至1953年4月底,志愿军在朝鲜半岛构筑的坑道总长有1250余公里,挖堑壕和交通壕总长6240公里,一条条纵横的坑道组成的地下战线,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
炸不烂的“血肉长城”
1952年10月21日,经历了几天的激战后,志愿军守备部队全部转入坑道作战 。敌人为巩固已有的阵地,到处寻觅坑道口,用迫击炮射击,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铁丝网堵,无所不用其极 。
断粮、缺水、空气稀薄……那段坑道里艰苦的日子,至今听来,仍让人潸然泪下 。
志愿军战士张计发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顶壁厚度仅两三米的战斗坑道几乎都炸没了,部队只能退守顶壁达数十米厚的屯兵坑道 。敌人一旦向坑道口里喷火或在附近打燃烧弹,坑道里的空气就会变得非常稀薄,油灯都点不起来,战士们不得不张大嘴巴呼吸 。
比这更难受的,是缺少粮食和水 。在电影《上甘岭》中,因为缺水,战士们嘴唇都干裂了,可当运输员送进苹果时,连长将苹果分给了重伤员,重伤员闻了闻,又让给了“可以战斗的同志”……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狭小闭塞的空间内,战士们终日与屎尿及伤口腐烂的污浊气味为伴,却依然乐观 。他们紧紧靠在一起,敌人来了就打,只要有口气,就绝不放弃,每到夜间依然主动出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