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 )


隶书
6.楷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
楷书
7.现代简体字
由于隶变之后仍有不少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南北朝以来,在常用的楷体汉字中,有一部分出现了较简便的俗字,笔画比正字少的俗字,一般被叫做简体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现存的明刻本中,就已经出现了简体字“刘”字的写法 。
(现代)简化字是官方公布的简体汉字,通常指《第一批简体字表》、《简化字总表》的字,有时也包括《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一简字和二简字主要源于古字、俗字、异体字、草书楷化字 。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一共收录了324个民间流传最广的俗字、古字和草书字 。但因为有争议,第二年2月,《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 。
汉字简化是中国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 。1955年1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2月1日,公告废除1055个异体字 。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 。列入总表的简化字共计2238个,简化偏旁14个 。1977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曾一度试用 。由于群众对该方案意见较多,不久停止使用 。1981年11月开始对上述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工作 。经国务院审定公布后,被群众接受 。至此,汉字简化工作基本结束 。
国务院制定的《汉字简化方案》
汉字的演变3 今天来说说汉字是怎么来的,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 。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爱观察的人,他的名字叫仓颉 。有一次他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看到有三个猎人正在争辩 。第一个猎人说:“往东走,往东走有羚羊 。”第二个猎人说:“往北走,往北走不远处就可以追到鹿群 。”第三个猎人说:“往西走,往西走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危害百姓的 。”仓颉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知道前面有羚羊鹿群和老虎呢?原来他们打猎多年,能够通过野兽留在地上的脚印知道哪里有野兽 。仓颉很开心,心想: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也可以用一种符号代表一样东西呀!他高兴地跑回家,于是就用这种方法创造了各种符号 。
当时这些符号大部分都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比如我要画一头大象,人民看到以后才会叫它象 。这些图画随着时间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他渐渐地向文字转移,这个时候的文字不再是用图画的,而是用速写的,不用像图画的描绘得这么认真,只要人民能够认识就可以了 。
汉字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演变发展,最先出现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现在一起去初步了解这些文字 。
甲骨文:用刻或者写的方式,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多是用于占卜或者祭祀的 。
金文: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写在青铜器上,就出现金文了 。
小篆:更加简单,基本脱离图画
隶书:在汉代的时候特别盛世,隶书把小篆的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方便人民书写
草书:刚开始是用于写奏折的
楷书:在唐朝盛行起来,现在的印刷体就是楷书
行书:书写流畅,用笔比较灵活,也是目前常用的字体 。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文字演变由繁变简,越来越便于人们的学习和记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着 。汉字也以它自己的形式在不断地演变着,汉字的出现不仅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举,也是我们国人的一个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