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在哪里 贡嘎山镇能看到贡嘎山吗( 四 )


▲梅里雪山下,一条“流淌”在村头的白色冰河,与人类的田园构成了一幅共生共荣的奇妙图景 。摄影/彭建生
横断山冰川之美,在于其造就的生物多样性
横断山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一系列南北向山脉 。这里曾经是冰期来临时生物的避难所与诺亚方舟 。在第三、第四纪冰期时,寒冷的气候从两极向赤道逼近,冰川从高海拔的山脉向低海拔推进 。这个时期,北方的动植物被迫向南方迁徙,那些东西方向横亘的庞大山脉,比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秦岭等,挡住了动植物向南迁徙的步伐,大量的动植物因为无法逃生而死去 。
相比之下,幸运地生存在横断山区的动植物可以顺着南北向的山脉河谷向南迁徙 。加之横断山区在历史上仅有小规模的山麓冰川,没有被大规模的冰盖覆盖,使物种逃脱了灭绝的命运 。
这些幸运的动植物被称为孑遗物种 。横断山区一些明星动物就属于这些幸运儿,如大熊猫、羚牛、小熊猫、金丝猴;还有一些植物,如攀枝花苏铁、马先蒿、喜马拉雅红豆杉等 。最终使横断山成为我国孑遗生物保留较多的地区之一 。
▲横断山南北向的山脉河谷,成为第三、第四纪冰期来临时许多生物的避难所,小熊猫就是其中之一 。摄影/董磊
今天的横断山区,这里的基带为亚热带,而高山上的那片冰雪世界,组成的一个个冰冻圈,相当于寒带 。再加上因为特殊气候在山谷之间形成的干热河谷,气候堪比热带 。随着海拔的升高,横断山区几乎囊括了从热带到寒带所有的自然带 。
不同的自然带是天然的界线,深切的河谷难以逾越,高耸的山峰像基因库的孤岛,让生存在横断山区的物种得以保持“个性”不被磨灭,同时也为种群分化和新物种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再加上横断山的高山冰雪融水,给这里的动植物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比如十字花科的丛菔属植物,横断山区拥有30余种丛菔属植物,这些丛菔属植物的祖先原本生长在中亚及喜马拉雅地区,但那里环境相对单一,成员种类也较少 。它们扩散到横断山区后,遇到了这里复杂的生活环境,不同种群逐渐隔离、孤立,慢慢演化出了独具特质的新物种 。横断山区因此成为丛菔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有接近一半的成员为横断山独有 。
不仅是丛菔,横断山区同样是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百合花、绿绒蒿等明星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全球近千种杜鹃中的一半分布于我国,而我国一半以上的种类都分布于横断山;全球1/5的报春花、1/4的龙胆和近2/3的马先蒿种类,也都分布于横断山,它们令横断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花园 。
▲横断山区山峰、河谷之间的隔绝,让许多物种在此演化出新的种类,杜鹃就是其一,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杜鹃种类都分布在这里 。摄影/郑雨晴
如果冰川消融了,你还会为横断山所迷吗?
在极**性、亚**性、海洋性这三种类型冰川中,海洋性冰川的退缩速率最快 。根据秦大河等多位冰川专家研究预测,到2050年,至少有一半的海洋性冰川将消失 。
而横断山区的海洋性冰川,研究发现,它们整体都处于退缩状态,而且从东到西加速退缩的趋势非常明显:贡嘎山冰川面积,由1974年的254.91km2减少到2010年的222.45km2,面积退缩比例为11.95%;梅里雪山冰川面积,由1974年的172.3km2减少到2013年的141.42km2,面积退缩比例为17.92%;岗日嘎布冰川面积,由1976年的664.22km2减少到2013年的386.65km2,面积退缩比例为41.97% 。
1976—2013年,横断山区共有15条冰川消失,39条冰川裂解 。而且近10年来,横断山地区冰川进入了加速退缩的时期 。
▲据专家推测,到2050年,至少有一半的海洋性冰川将消失 。来源/网络
紧邻317国道的雀儿山,可能是横断山区“冰川家族”中,人们最易接近的 。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是横断山区的第四高峰,近年已成为登山的乐园 。在雀儿山,有很多古冰川活动的遗迹,冰川漂砾布满山坡河床;冰川湖泊——新路海犹如明镜镶嵌在冰川前沿;冰川终碛垄横卧于新路海的北岸;高大的冰川侧碛土埂从冰川两侧伸展,上面已生长着粗壮的云杉 。
今天,这里的冰川末端已退缩到海拔4200米的高度 。随着气候的变化,像雀儿山这样海拔低于6000米的残存冰川,很可能“经不住考验”,完全消融殆尽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雀儿山可能就变成了光秃秃的灰白色峰丛 。
如果有一天,冰雪融化殆尽,你还会对横断山区如此痴迷、疯狂吗?
▲雀儿山,是横断山区“冰川家族”中,人们最易接近的,也最容易消融 。摄影/李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