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的由来_简体字的由来和演变( 二 )


后来经研究,在佛与菩萨名字前一律要用“南无”简体,佛与菩萨名字中的“無”只能用繁体“無” 。比如:“南无無垢臂佛”,“無垢臂佛”就是佛的名字,固定用“無”,而他前面要用“南无” 。虽说,也总结了一定的规律,但还是让人无法清晰知道这两个字的具体用法 。
后来,在有些人搜集的碑刻中也发现了一简体字使用情况,年代比宋代还要靠前 。比如: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之阴的刻石上发现了几个与现代简体字一模一样的字体:“与、随、隐、聪、乱”等 。相传,这个碑刻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大书法家所写 。
由此看来,在很久以前,这些简体字就已经活跃在了古人的用法里了 。而且,在宋代以后,这些简体字也被继续被使用着,一直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比如:在明朝人士的一部文集里面就发现了一句“隐君姓丁氏”,里面就没有用到繁体字“隱” 。
所以,宋徽宗的碑文中的“无”与我们现代的简体字“无”是一个用法,它的生命力很是顽强,比繁体字的“無”用法更加广泛与持久,最终,成为了我们现代官方规范字体之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承载者汉字同样也有着很多的秘密,更需要我们去探寻 。
近代的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写简体 。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 。不过,到太平天国灭亡之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就停止了 。可以说,太平天国是东亚第一个进行系统性汉字简化的政权,甚至,它影响到了后来的民国以及新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 。
参考资料:
『《简体字谱》、《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简体字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特产”》、《太平天国的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