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金毛训练( 五 )


朝向中山路的外卖窗口 , 寒风中 , 买包子的食客又排起了队 , 石饮红星经理刘庆海掀开门帘看看 , “今天人不算多 。夏天的时候 , 四五十号人排队是常有的事儿 。”
2021年10月1日当天 , 石饮红星包子博物馆店一天卖出了2000屉包子——可见石家庄人是多么爱吃包馅 。
原籍河北高阳的文化名家齐如山曾在《华北民食考》一书中总结:“山东发面所制的食品最多 , 河北省吃馅子的种类最多 , 山西省吃面条的种类最多 , 这是大家公认的 。”
包馅 , 把肉或蔬菜作为底材 , 添加葱姜蒜等各种辅料调制好后包裹进面皮中 。
北方人对包馅的热爱 , 源于这种食物省柴省料 。而地貌种类齐全的河北大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食材 , 于是河北人所钟爱的包馅也就包罗万象 , 从沿海的鲅鱼、毛蚶到山地的蘑菇、野菜 , 经过家庭主厨的反复尝试 , 总能包裹进一张薄薄的面皮 , 或蒸或煮或烙或煎或烤 。
包子受欢迎的关键 , 恰恰在于馅料 。“虽然我们的馅没变 , 但我们的用料配比有调整 。以前大家缺肉 , 都喜欢吃肥的 , 现在我们提高了瘦肉比例 。”刘庆海介绍 。
石饮红星包子店的明档里 , 6位师傅正手脚麻利地包包子 , 她们面前放着几小盆馅 , 馅泥润滑 , 绿色的葱花点缀其中 。“馅料中 , 我们搭配了多种天然原料和小磨香油 , 蒸出来的包子馅才会清香不腻 。”刘庆海说 。
包馅包馅 , 石饮红星包子的另一个秘诀在于包 。
一个明档内两人擀皮 , 四人包 , 面团在擀皮师傅手上稍微一揉捏 , 再用擀面杖一压 , 三秒钟就好 。包制师傅用特制的小铲铲一团馅 , 抹进面皮 , 左手托着旋转 , 右手反复提褶 。“我们的包子一般14—16褶 , 最快的师傅2分钟一屉 , 也就是15个 。”刘庆海介绍 。
石饮红星包子制作现场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白云摄
石饮红星包子有个特点 , 蒸熟后看起来特别像菊花 , 面白褶绽不漏油 , 就得益于包的工艺 。但石饮红星包子好吃的秘诀在发制面粉 。“我们采用半发面工艺 , 这样做出来的包子皮筋道松软得刚刚好 。”刘庆海说 。
当包馅遇到饼——这两种河北人最喜欢也最擅长的面食形式时 , 则又碰撞出另外一种美食 。
廊坊香河 , 当地人用面粉和馅料 , 烹制出另一种带馅美食——香河肉饼 。和包子松软不同 , 香河肉饼面皮薄如纸 , 颜色焦黄 , 外酥里嫩 , 纸样的面皮甚至能看清肉馅 。
2021年11月19日 , 香河大张肉饼店 。
香河肉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井林 , 把调好的肉馅抹到面饼上 , 俩手托着面饼飞速旋转 , 几乎没看清他是怎么操作的 , 远超过面饼尺寸的肉馅就已经被包裹进去 。张井林娴熟地在“胖”了一圈的面团上摁摁 , 抻抻 , 又抽出擀面杖 , 左一下右一下 , 面团受压不断变薄变圆 , 直径达到50厘米时 , 张井林用擀面杖挑着一甩 , 面饼准确无误落到一旁的电饼铛里 。
行云流水的动作 , 非常考验功夫 。仅仅那张被抛入电饼铛的带馅面饼就有4斤之重 , 对力度和角度有很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