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索斯婚外情的消息谁透漏出去 贝索斯离婚原因( 五 )


舆论界对于摩根,开始大肆吹捧 。摩根成了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姿态出现了 。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 。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 。给德国50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 。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巨债 。摩根经过与法国总统密使谈判,决定承揽推销这批国债的重任 。那么如何办好这件事呢?能不能把华尔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000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亲密的伙伴克查姆时,克查姆大吃一惊,连忙惊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查姆说的一点也不错 。摩根的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 。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 。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敌视 。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 。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 。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 。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式经营 。
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 。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 。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 。他要克查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 。
正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
“他太胆大包天了!”
“金融界的疯子!”
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卷入这场争论的旋涡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 。
摩根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已想到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 。
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 。而摩根却缄口不言,静待机会的成熟 。
《伦敦经济报》猛烈抨击道:“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由匹保提的接班人——发迹于美国的投资家承购 。为了消化这些国债想出了所谓联合募购的方法,承购者声称此种方式能将以往集中于某家大投资者个人的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而分散给一般大众 。乍看之下,危险性似乎因分散而减低,但若一旦发生经济恐慌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将犹如排山倒海快速扩张,反而增加了投资的危险性 。”
而摩根的拥护者则大声呼吁:“旧的金融规则,只能助长经济投机,这将非常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信誉 。投资业是靠光明正大获取利润,而不是靠坑蒙拐骗 。”
随着争论的逐步加深 。华尔街的投资业也开始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每个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轻举妄动 。
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不再需要喧闹时,华尔街的人们开始退却 。
“现在华尔街需要的是安静,无论什么规则 。”
这时,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是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 。摩根再次被机会女神青睐了 。摩根的战略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 。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 。这一切都表明,他的胜利是一个强者的胜利,而不仅仅是利用舆论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