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是谁 囊萤映雪是谁写的( 三 )


于是他盯住这一堵墙壁 , 仿佛要将他盯出一个洞来 , 突然 , 他见着有一丝半点的光从墙缝里面透了出来 , 于是他急忙凑了上去 , 展开他的竹简 , 却依旧看不清字 。
匡衡思量了片刻 , 他知道 , 自己的父亲和房铜匠关系亲厚 , 两家人都是穷苦命 , 穷帮穷 , 倒也不会过于尖刻 。
于是匡衡心想着 , 便立刻在离地二尺高地墙壁中间画了一个小圆 , 开始用钉锤农具凿土泥墙壁 , 隔壁房铜匠家中锻造铜器 , 乒乒乓乓的捶打声盖住了匡衡断断续续地凿壁声 , 不到半个时辰 , 墙壁就被凿穿 , 隔壁的光线顷刻间涌入了黑沉的小屋 。
匡母被儿子此等举动吓得说不出话 , 只是:“你你你——”半天才缓过来:“你这是在干什么?”语气中颇有悲愤和惊骇之意 , 匡衡心下明白 , 母亲这是把他当成了贼人 , 于是略带安抚地笑道:“娘 , 我借个光 , 读书 。”
匡母眼含热泪地摇了摇头:“不行啊 , 半夜三更凿壁挖墙 , 人家过会儿拿你当贼啊!”匡衡却是拿起竹简开始飞快地扫读:“心里没鬼 , 就成不了鬼 。况且 , 娘亲 , 偷光不犯法的 。”
匡母执意不肯 , 让匡衡把洞填上 , 谁知凑近一看 , 这一个洞挖得颇有讲究:这一个喇叭状的洞口 , 房铜匠家那一面只有鸡蛋大小 , 毫不起眼 , 但是在匡家这一面却有碗口大 , 能够最大程度汇聚光线 , 而不至于惊扰了房铜匠家 。
匡母又是感动又是心酸:“娘得好孩子 , 难为你相出了这么一个穷法子 , 苦了你了 。”自此之后 , 匡衡夜间就借光读书 , 白日里就用柴草将洞口堵上 。
后来 , 匡衡又在青檀山捡了两块响石刻成了砚 , 用羊毛茼麻制成了毛笔 , 用桑葚子加石榴树根掺杂锅底灰熬出的汁水当墨水 , 每日在晒干的莲叶上面练字 , 才识越发精益 。
“偷光”到“盗田”:屠龙少年 , 终成恶龙匡衡尤其擅长讲学《诗经》 , 因全凭他知识渊博 , 讲述起来风趣幽默 , 常常是旁征博引 , 将深奥的知识讲得风趣幽默又通俗易懂 。更有“无说《诗》 , 匡鼎来;匡说《诗》 , 解人颐”的盛赞 。
匡衡的名气越来越大 , 以至于当朝太傅萧望之都将其请入府内 , 论《诗》谈《诗》 。萧望之对匡衡年纪轻轻学识竟如此渊博感到惊喜 , 待到他问及匡衡师从何人之时 , 匡衡一句:“转益多师”引出了自己艰辛的求学故事 。
匡衡之父名为匡占海 , 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 屡屡立功 , 不久便被提拔为参将 , 但在最后一次的血战之中 , 主帅给匡占海下的是羽书令 。
在匡占海的军中竟无一人会读这羽书令 , 匡占海本人同样目不识丁 , 只能硬着头皮死战 。可羽书令的内容却是叫他且战且退 , 不要恋战 , 将敌军引向埋伏即可 。可就因为匡占海不识字 , 误了大事 , 也误了自己的生命 。
匡占海临终之际 , 托人写了一封遗书 , 信中以自己血的教训告诫儿子:“家中再穷 , 也要刻苦读书 , 别走爹爹的老路 。”匡衡读懂了父亲的血泪嘱托 , 他自此时时刻刻将父亲的遗书带在身边 , 以此来勉励自己 。萧望之听了这一故事 , 连涕带叹 , 赏识中更兼怜爱 。
平日里桀骜不驯的王孙公子见了一批又一批 , 哪里能遇见这么谦逊刻苦的学生?萧望之当即将匡衡推荐给了喜好儒家学说的太子刘爽 , 刘爽主东宫之时 , 就和匡衡多有往来 , 待到刘爽即位 , 更是将匡衡召入京城 , 封匡衡为博士、给事中 。
匡衡开始了平步青云之路 , 公元36年 , 匡衡为当朝丞相 , 受封乐安侯 。匡衡凭借自己的学识 , 从一个兰陵贫家子弟 , 位极人臣 , 权倾朝野 , 至此 , 匡衡的成功几乎成为了后世无数寒门子弟的奋进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