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的来历起源 姜姓由来( 二 )


二、魏晋到唐,关于种植魏晋南北朝时期,写志怪小说最出名的得有道教学者葛洪的一席之地 。魏晋时期的风气造成了谈虚论玄的流行,志怪小说当然会应运而生,加上魏晋南北朝正是佛教进入古代中国的时候,道教和佛教之间的志怪小说层出不穷 。
而既然是小说,就需要很多道具出场,当时的所有东西差不多都入志怪小说,生姜也不例外 。
葛洪的《神仙传》中记载:
介象垂纶塪水,得鲻鱼,使厨下切之 。吴主曰:闻蜀使来,得蜀姜,作齑甚好,恨尔时无此 。象曰:蜀姜岂不易得,愿差所使者,可付值……此人买姜毕,捉书,负姜,骑杖,闭目,须臾已还,吴厨下切脍适了 。
这里说了一个奇人,但我们的重点是,直到这个时候,提到生姜必然会说蜀地,也就是四川,可见当时四川的生姜有多么的出名 。
当然了,也不止是这些志怪小说里写,严肃的历史文献里也是有写生姜的,并且我们可以从记载里看出生姜在当时的价值和地位仍然很高 。南朝梁时箫子显的《南齐书·良政传》中记载:
【姜姓的来历起源 姜姓由来】孔琇之为临海太守,在任清约 。罢郡还,献乾姜二十斤 。世祖嫌少,及知琇之清,乃叹息 。
这里重点说的是孔琇的清廉,但献的东西是姜,则说明姜在当时还是挺宝贵的 。北魏末年,贾思勰第一次记载了种姜法,他在《齐民要术·种姜第二十七》中记载:
姜宜白沙地,少与粪和 。熟耕如麻地,不厌熟,纵横七遍尤善 。三月种之 。先重耧耩,寻垄下姜,一尺一科,令上土厚三寸 。数锄之 。六月作苇屋覆之,九月掘出,置屋中 。
唐朝时,记载多出在小说和诗词里,比如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有,但这些跟种植和发展无关,咱们就不举例了 。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姜仍然很宝贵,四川姜仍然是最有名 。同时,这个时候,姜的种植正式出现在了农书里 。
三、宋明以后,关于普及到了宋朝时,苏轼在《东坡杂记》中借姜讲道理,但与姜的发展没有什么关系,故略过不提 。宋朝时候,我国农业进入完善期,到元朝时更加的成熟,元朝官方主持编撰的农书《农桑辑要》里对种姜也有记载,但开始时是借的《齐民要术》,我们略过开始:
清明后三日种,阔一步作畦,长短随地 。横作垄,垄相去一尺,深五六寸 。垄中安姜,一尺一科,带芽大三指 。盖土三寸,覆以蚕沙,无则用熟粪,鸡粪尤妙……五六月覆以柴棚或插芦蔽日 。不耐寒热,八月收取,九月置煖窖中,寒甚,作深窖以糠秕和,埋煖处,勿冻坏,来年作种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到了元朝的时候,姜的种植已经非常成熟,进入了种植完善期 。但我们仍然要说明,关于姜的种植方法,后面的农书多是借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直到了明朝时,王象晋根据前人的记录,对姜作了系统性的总结:
姜,禦湿之菜也 。苗高二三尺,叶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 。苗青,根嫩白、老黄,无实 。处处有之,汉、温、池州者良……生用发热,熟用和中,留皮则凉,去皮则热 。八九月多食,春多患眼,孕妇忌食,令儿盈积 。
从远古时期发端,到春秋始有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正式进入农书,明朝时候的彻底完善 。姜作为一种特殊的调味品,经历了我国古代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我国先民的起起落落 。我们说的是一种调味品,但又何尝不是我国古代一部王朝更迭史呢?
姜姓的起源与发展3 姜姓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伴随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有近5000年的历史 。在北宋时期编制的《百家姓》中,姜姓排第32位;在人口普查中姜姓排在60位 。
姜姓最为被大家认同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部族在姜水地界栖息,也就是如今的宝鸡渭水流域,是炎帝的出生地也是姜姓发源地 。
从姜子造字来看:上面是羊、下面是女,表示牧羊女 。羊在古代代表美好,吉祥,而女子在母系社会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姜姓与姬姓等为最为古老纯正的汉族姓氏 。
历史较为出名的姜姓人物有姜尚(姜子牙),在西周建立齐国,姜尚的后代,有的姓吕,有的姓姜 。经考证,从姜尚其到如今,历史上共有102个氏都是从姜姓繁衍分支而来,有的姓氏还有别的起源,但姜姓是他们最初或者重要的起源之一 。
如今姜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主要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南、贵州、湖北等地 。在朝、韩、菲、泰、印尼等国也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