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区景点 丛台景点介绍( 三 )


先是亲自上门劝服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臣、老将,然后又“以身作则”,率先习骑射、并着胡服会见群臣,让臣民看见自己的决心 。
最终在武灵王软硬兼施之下,胡服骑射的策略顺利推行,使得军事能力和国民生产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
后来不仅打败了让赵国“不胜其扰”的中山,还将原来的疆域向北扩展了上千里 。
为了检阅军队,武灵王在当时的赵国都城邯郸建了丛台 。除了*****,也可在其上宴乐赏舞 。
在先秦时期,夯土筑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建筑形式 。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不仅具有防水、阅兵、宴会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君王权势的象征 。
除了丛台,当时著名的“台”,有齐国桓公台、秦国章台和楚国的章华台等等 。
而“丛台”之所以称之为“丛”,是因为最初的丛台,由许多高台连接、垒列而成 。
据记载,当时的丛台上还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等诸景 。当年的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饰美妙 。
丛台也因此闻名列国,成为赵国鼎盛的象征之一 。
此事还有李白的《明堂赋》为证:“岂比夫秦、赵、吴、楚,争高竞奢,结阿房与丛台,建姑苏及章华?”
远处的亭阁就是丛台,冬日薄雾下的丛台公园意境古朴幽静
|历经沧桑,风流未改
正因丛台当年的风姿,这里也成了古今文人学士的登高怀古的“热门景点” 。
除了前文提到的诗仙李白 。远有白居易、贺铸和乾隆皇帝等古代名士提笔作诗,近有大才子郭沫若为丛台挥毫留墨 。
只可惜,哪怕是唐人李白,都不曾见过当年的丛台 。
据记载,秦朝末年,秦国大将章邯曾率大军攻破邯郸,城廓被夷为平地,丛台自然也难于幸免;
西汉时期,诸侯王赵王曾在邯郸宫城以东,重新修建过丛台 。而在汉高后吕雉元年,丛台又失火了……
仅据《邯郸县志》记载,从明代中叶至中华民国,短短四百多年间,丛台就频繁受害,重修了十余次 。
明嘉靖十三年,丛台上增建据胜亭,取防御者占据此地即可取得胜利的意思 。同时建武灵宫/馆,并添置碑刻,使丛台焕然一新 。现在的格局与此次修缮之后大致相同 。
明嘉靖二十年与清康熙十年各重修一次 。
清乾隆十五年,曾在丛台建行宫,大修 。
清道光四年,遭遇火灾,台上建筑被烧尽,只剩几根木椽 。
清道光十年,邯郸地震,丛台塌成一片瓦砾 。
现在的丛台,与当年相比只存一台,是清同治年间重新修建的 。
(石刻)
中华民国十一年和二十年,各经历一次重修,武灵馆改建后称:武灵旧馆,并增建回澜亭 。
到了1937年,日本军侵占邯郸,丛台曾被当作日本人的据点,遭到大肆破坏……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以丛台为中心的丛台公园被修建 。
如今我们看到的丛台,其实已经“面目全非” 。
有趣的是,如果你登过丛台,就会感觉到:虽然它“命途多舛”,但历经沧桑之后,仍然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
是新还旧,那些木橼、砖石无一是“它”,又无一不是“它” 。
|二十年前的物价
现在的丛台,为双层高台建筑 。进门壁上嵌的“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展示了丛台地理形态 。
丛台高约七米,东西长约五点九米,南北宽二十二米,向南突出一段长五十米、宽十米 。
北有武灵馆,内展赵武灵王相关内容;馆东是如意轩,观前有回澜亭 。
从东面门楼向南沿街而上,可达台顶,见据胜亭 。
(武灵丛台拱门)
丛台北侧,有历代书法家撰书的碑林,和一座为了纪念赵国三忠、四贤的七贤祠 。
里面的塑像,有“赵氏孤儿”的杵臼、程婴和韩厥,也有“将相和”的廉颇、蔺相如 。
充满着历史气息的丛台,对于文人来说是令人遐思不止、十分浪漫的 。
在清末小说《二度梅》中,丛台作为男女主角分别的重要场景地出现,据说此故事颇令当地百姓感动,而在据胜亭圆拱门门楣上刻上“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字以为纪念 。
如果去登丛台,不妨试着找找看 。
丛台一行,我们虽然对耳熟能详的故事没什么感慨,但切实的被丛台本身的文化风韵所感染了 。
以至于下来的时候,看见那些木头上剥落的油漆和有失修缮的裂纹,都觉得很有韵味 。
就这样一个颇具“古风”的历史名胜,通票只要五块钱 。
如果不是带着小朋友,或者一心瞻仰古代先贤,七贤祠不去也罢 。但哪怕就是“丛台”一地,这个价格也实在低到不可思议,简直就跟二十年前的公园门票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