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刘秀陵为什么建在水下是儿子不孝,是风水,还是为了防盗

导读: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最信风水。所以帝王陵墓所在地,那一般都是背靠青山,面朝大河的绝佳风水宝地。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位皇帝愣是把自己埋在了烂泥滩的水底下,那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防盗|刘秀陵为什么建在水下是儿子不孝,是风水,还是为了防盗
文章插图
河南省孟津县的铁屑村,地处邙山脚下,黄河岸边,著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就在它的上游不远处。村子不大,可名气却不小,为什么呢?因为村里埋着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大名鼎鼎的汉光武帝刘秀。不过,多数人更感兴趣的,可能还是刘秀的墓的位置。原来,黄河没有改道之前,刘秀陵在黄河故道里。这话什么怎么理解呢?原来,虽然咱们现在看到的刘秀陵墓,是在黄河岸边的陆地上。不过,在黄河改道之前,刘秀陵墓是在黄河的河床上,是在水下。即使黄河水干的时候,也是烂泥滩。北邙山是古代人眼中的风水宝地,有句俗话叫“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现在已知的陵墓,在邙山陵墓群当中有三百多座,汉光武帝陵也是唯一一个,葬在黄河岸边的帝王陵寝。按说,别说皇帝,就是普通老百姓,死后肯定也不会把自己葬在这里的。可是,这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偏偏就在这里。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关于这一点,过去有好几种说法。
防盗|刘秀陵为什么建在水下是儿子不孝,是风水,还是为了防盗
文章插图
这第一种说法,说这事是刘秀不孝之子干的好事。据说刘秀的儿子喜欢和父亲对着干,刘秀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让他撵狗,他偏要逮鸡。刘秀非常清楚自己儿子的德行,于是就对他儿子说了,“说父皇我命中缺水,你要把我葬于黄河之中”。刘秀原以为他儿子还是会和他对着干,会把他葬在对面的邙山之上。可偏偏唯独这一次,他儿子听话了,说“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听过父亲的话,我这一次一定要完成的遗愿”。结果,刘秀去世之后,他儿子就把墓葬建在黄河之中。这个说法挺有趣,不过一听就知道是民间传说,不靠谱。在古代帝王建陵,那可是一件很严肃的大事,不可能这么儿戏。况且,据史料记载,汉光武帝陵始建于公元50年。那么建陵的时候,刘秀还好好的当他的皇帝,也就是说陵墓的选址,那是刘秀自己决定的,跟他的儿子没半点关系。那么,关于这事还有什么别的说法呢?
防盗|刘秀陵为什么建在水下是儿子不孝,是风水,还是为了防盗
文章插图
熟悉历史的观众都知道,刘秀是一个造反起家的皇帝。这样的人,比起别的皇帝更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更清楚土地对农民对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有说法说刘秀在黄河中建设陵墓,是为了不占用土地。而事实上,刘秀当了皇帝以后,也确实是一直提倡勤俭治国。这个说法听起来很靠谱。另外,除了墓建在河滩上之外,刘秀的陵寝和其他帝王比起来,其规模也是非常小。据统计,刘秀陵占地面积才25亩。同样是皇帝,秦始皇陵占地七万五千亩;汉武帝茂陵的占地一万多亩;就连以体恤民情而著称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昭陵,占地也达到了上千亩。所以,刘秀的陵墓建在烂泥滩上,是为了节约耕地,这个说法听上去还是有理有据的。不过呢,不少专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其一,东汉初年,天下的刚刚结束战乱,人少地多,土地可不像现在这么金贵。当时到处是没人的荒山,为了节约一点荒地,而把这个墓建到河滩上,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其二,把陵墓建在黄河里,在水下搞工程。以现在的技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当年难度就更大了。这么干,花费那只会更多,更劳民伤财。所以,说这刘秀是为了勤俭节约,才把这个墓地选在了河滩,听着似乎有道理,其实更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