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用品包括哪几类_文化用品包括哪些东西( 二 )


西周早期 青铜兽面龙纹甗
鬲、甗上古的炊具有鬲、甗(yǎn) 。
鬲是煮饭用的,有三只空心足,足很短,足下面可以烧火 。鬲有陶鬲和青铜鬲 。甗是蒸饭用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的底部有孔 。上层里面放上米、谷等,下层装上水,烧火时,水蒸气通过下层弥漫升到上层 。上层和下层之间,放着一个横隔,横隔有许多细孔,米谷露不下去,而水蒸气又能透上去,使饭蒸熟 。
双铺首铜釜甑
釜、甑釜、甑也是古人的炊具 。
古人使用釜、甑,一般是配合着用的 。釜像锅,敛口圆底,有的还有两个釜耳,煮饭时把釜放在灶口上 。甑像盆,甑的底部有许多细孔,用于透气,煮饭时把甑放在釜上 。甑和釜之间也加横隔 。

豆这里所说的豆,不是指大豆,是指我国商周时盛行的一种盛食器 。
豆有不同的种类,木制的豆叫做豆,竹制的豆叫做笾,瓦制的豆叫做登 。豆的一般形状,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高脚盘,有的有盖子 。豆最初是用来盛黍稷的,后来肉酱、肉羹等,也逐渐开始用豆盛放了 。
簋、簠我们今天盛饭用的是碗,上古时却不是这样的 。《说文》上有盌(碗)字,不过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碗根本不同,实际上是一种盛水器 。上古盛饭用什么呢?用的是簋 。簋的形状,通常是圆腹,腹下面有足,足成圈状,簋两旁有簋耳 。
上古盛饭除了用簋,还用簠 。簠的形状通常是长方形,也有两耳 。《周礼》上说:“凡祭祀,共簠、簋,实之陈之 。”这里就说到了簠和簋 。
箸先秦人吃饭,一般不用筷子,而是用手,直接拿手送饭进嘴 。但当时也有筷子,只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使用 。《礼记》上说:“羹之有菜者用梜 。”梜就是木头筷子 。大约汉代时,筷子才开始普遍使用了 。
筷子是后起的名字,古时叫做箸 。
觚、觯觚gū、觯zhì是上古的饮酒器 。
觚是细腰,圈足,喇叭状的口,饮酒所用的觚,通常是青铜制的,也有陶制的,但陶觚多用在随葬上 。觯比较小巧轻便,古人说“扬觯”,就是因为觯轻小的缘故 。
尊、觥、罍、壶尊、觥、罍(léi)、壶都是上古的盛酒器 。
尊的形制比较多样,形状像觚,中部粗,鼓腹,大口,高圈足 。觥既可以用作盛酒器,也可以用作饮酒器,腹是椭圆的,有盖和鋬,底部有圈足 。罍和壶除了被古人用来盛酒,也被用来盛水 。
杯我国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形状椭圆的杯,在杯的两侧,有两个弧形的杯耳,所以后人把它叫做耳杯,又叫做羽觞 。杯除了用来饮酒,还可以用来盛羹 。《史记》上刘邦说:“幸分我一杯羹 。”就说明了杯也能盛羹 。汉代杯很常见,通常的制作材料有玉、银、铜、漆等 。
鎏金羽觞
“滥觞”“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用于盛酒 。古代有文化的人在雅集中常玩的一种群体游戏叫“流觞曲水”,是这样的:用酒杯盛上酒,放在上游的河面上,使之循着弯曲的流水顺流而下 。文人们列位于两岸,看到酒杯顺着流水到了自己面前了,就端起来一饮而尽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就是说的这种情形 。
【文化用品包括哪几类_文化用品包括哪些东西】“滥”是“浮起”的意思 。“滥觞”即“浮起酒杯” 。《荀子?子道》曰:“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本义指江河发源之处水极少,只能浮起酒杯;引申指事物的起源 。如唐刘知几《史通?断限》:“若《汉书》之立表志……考其滥觞所出,起于司马氏 。”我们在文章中看到的“滥觞”一词都是用的它的引申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