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啥样,避雷针长什么样子( 二 )


然而大部分塔刹的设计——居中插入塔身的铁杵,四周的圆环、月牙、宝珠等装饰设计,再加上数根用以固定的铁索,这不妥妥就是一个古代的“接闪杆”(俗称避雷针)嘛 。
山西朔州应县的释迦塔、湖南洞庭湖畔的慈氏塔的避雷措施都运用了这一原理 。居中铁杵充当避雷针,垂下的铁索就成了接地的下引线,但凡打个雷,雷电都能被铁索引到大地,最终悄无声息归于寂静 。
百搭百用避雷——雷公柱说起古代的避雷措施,雷公柱一定是绕不开的主要内容 。如果说蚩尾适用于皇家宫殿或大家府邸,塔刹是为佛塔量身定做的话,那雷公柱可就是“百搭单品”,随处适用了 。甭管您是亭台楼阁,还是殿堂庙宇,就是大街上随便立一牌坊,都能用得上雷公柱 。
雷公柱看起来“貌不惊人”——整体短小,通常是设在牌坊的高架上,或者屋脊的多根柱子汇合的主柱上,使用的木材也不是一般的木材,而是楠木、松树等导电性比较好的木材 。
柱子内插了一根金属针,一头朝天可以引雷,一头通地可以导电,像张口吐珠的龙,又因为古人认为施雷布雨是龙王的工作,因此雷公柱又被称为“镇龙”设施 。
雷公柱应用的建筑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了 。祈年殿的雷公柱在殿中“C位”——整座大殿上方宝顶的正中间,向上沟通所谓的“天神旨意”,向下传达天帝与皇帝的对话 。说不准在古时看来,雷电会不会损害祈年殿正是天神对人间帝王功绩满意与否的象征呢 。
而雷公柱的威力有多强呢?1987年8月故宫中的景阳宫因为雷电的暴击起火,整个宫殿烧了整整3个小时,可燃烧中心雷公柱直径仅损失了1/4,殿内的主要承重构件损伤深度均不足5厘米,最后仅有景阳宫的屋顶受损比较严重 。
可想而知,雷公柱不仅承担了防雷的重要作用,也在支撑房屋建筑上“功勋卓著” 。
被动消雷——归于自然除了从建筑本身做文章,机智的古*****虑到了直接从雷电的层面来规避 。
雷电是如何产生的呢?云因为冰晶、水滴和空气对流产生云中负荷,正反负荷间出现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放电现象就是闪电,爆发出的热量使空气膨胀而“爆炸”,爆炸声就是打雷 。
如果说雷电现象就像人在发泄情绪的话,那就一定要有载体接住这些情绪 。
如果说“雷公柱”等建设方式是人类在“主动”减少雷电的伤害,那么当雷电击打下来,自然而然地打向树木、山峰或者巨型岩石这种突出的物体,再通过这些载体引入大地,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被动消雷”,抑或“自然消雷” 。
树木、山峰、岩石有着较强的导电性,当遭到雷电击打时,它们就会产生电晕电流,将承受到的电晕电荷以较平缓的方式进行释放出 。而且因为存在微量元素能方便聚合电荷,所以河床、矿山、沼泽等地质条件也特别受雷电的“喜欢” 。不得不说,优质的生态环境与土壤的地质环境也成了大自然为保护建筑主动承担起的“避雷”责任 。
据说五台山多年来少有雷电袭击就是因为其绝佳的生态环境与地理位置 。首先五台山的大多寺庙都坐落在半山腰的树木环抱中,后靠高耸入云的坚实山崖,四周都是高大可提供遮蔽的树木,而且随处可见的溪流、水源,高出一大截的树木和山体,无一不在雷电爆发时抢先建筑一步获得“青睐”,遭受暴击 。
上文中提到过的应县释迦塔之所以很少遭到“雷电暴击”,除了自身的“铁制古刹”外,塔四周的环境也功不可没:塔身下有垒得极高的土层,土壤的电阻率尤其的小,加上附近还有不少蓄水的地方,所以当雷电降下的时候,它们的第一选择也不再仅仅是“目光短浅”落在建筑之上了,电阻率更低的周围环境帮助木塔避开致命一击 。
主动消雷——因“材质”制宜自然环境替建筑承担雷击压力属于建筑的被动消雷的话,那在建筑材料上的有意选择就属于主动消雷的一种了 。
古代建筑大多是木制结构,本身就属于绝缘不导电的一种 。加上大多都修建在夯实过的砖土基地之上,一方面电流能被导入土壤,一方面又能隔绝土壤水分保持干燥和绝缘性 。
但是由于木头淋雨后一定会变潮湿,而潮湿的木头则会增加导电性,所以智慧的古代人们琢磨出了新的建筑材料 。比如南朝宋的盛弘之就在他的《荆州记》里写道,在东汉时期的湖阳县,汉光武帝刘秀他外公樊重因为母亲害怕打雷,就修了个石屋子给她住,那个屋子一直到盛弘之的时代都还在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出,樊重建造石屋的应该就是防火、绝缘的大理石一类材质 。